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同性恋专栏 >> 正文

同性恋专栏

同性恋的“出柜”触犯了谁

2014/5/14 16:01:51 编辑:心灵花园
外国的就更没法说了,在我们熟悉的社会中找不到一个成功的同性恋者的例子,这是很多人不自信‘出柜’、很多家长不接受‘出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吴幼坚再次举儿子郑远涛的例子。郑远涛现在已拒绝了境内外很多媒体的采访,因为他觉得“出柜”的故事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的他并没有什么值得媒体报道的“料”。他希望他可以成为一名年轻的翻译家,等自己翻译的书成功之后,他会主动联系媒体,那时的情况就是,一个同志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样可以成功。
    看过电影《米尔克》之后,有人觉得这部电影的政治情节太多,冲淡了同性恋者之间的美好情感。吴幼坚对此有着非常坚决的态度:“我不是很愿意放映那些把同性恋故事和爱情拍摄得非常唯美的电影,因为现实中的同性恋爱情根本不是那个样子的,要有很多的付出和艰辛,那样子太理想化了,对大家并不好。”
    而在同性恋者中, 有一种“ 形式婚姻”,就是一对男同性恋者与一对女同性恋者结婚,外面上看是两对夫妇,其实结婚只是一种形式,为了给家长和亲友一个交代。当本刊记者询问吴幼坚对此的态度时,她说:“不主张,不鼓励。”但在距离法律承认同性恋婚姻遥遥无期的中国,确实有同性恋者选择了这种方式。“后续的问题很多,比如财产的问题等等。”而至于一对同性恋人的“结婚”,吴幼坚的态度也很慎重:“因为法律上至今是不承认的,那么你的‘结婚’有什么意义呢?就是一个形式,给别人看的,但是你自己的生活和幸福为什么总是要给别人看,为什么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呢?”
    参加同性恋亲友会的很多同志对同志群体自身有着很深刻的反省:“外界的人怎么看我们是一方面,但看看那些同志网站和聊天室里都在干什么?就知道有些同志的生活确实存在问题,这也是我们必须明白的,要做好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健康的、有事业的、有魅力的人,到了那个时候,别人也就不会因为你是同志而有别的想法了。”
    公开自己的身份,这是吴幼坚创办同性恋亲友会时的初衷。“开始时,有人建议叫彩虹亲友会或者什么,我想那些名字还都是有些隐晦的意思,不如干脆就叫同性恋亲友会,公开我们的身份,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做的事情”。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上一页  [1] [2]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妈妈把我当女孩养,养成了同性恋!
  • 下一个信息: 同性恋课堂
  • 相关阅读

      好人借钱必还,孬人还钱很难  对一年级的孩子家长有哪些好的教养方式
      太依赖社交软件怎么办  我不想要女儿
      开饭店是人人都可以做的事情  人际关系的有效处理能够帮助我们快乐成长
      心理学中,关于人际交往的秘诀  人类的毁灭本能是这样来的
      中国人惯有的沟通模式,你了解到了吗  给予是爱的表现,爱不单单是给予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