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新闻快讯】
【心理新闻】
【心理故事】
【媒体活动】
【媒体报道】
【心理沙龙】
【心理沙盘】
【经典博文】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媒体报道

拉卜卜爆火背后的心理机制分析

2025/6/25 15:40:27 编辑:心灵花园
    1.稀缺性与饥饿营销
    
    2.社交认同与从众效应
    当个体无法判断行为的正确性时,会参照他人行为。拉布布在社交媒体上的病毒式传播形成群体认同,推动更多人跟风购买。不管是盲盒开箱垂类的博主,还是非相关的其他分类的博主,抑或是有着更大影响力的明星和网红,都开始关注拉布布并发布相关的推文和视频。而正是这些KOL(关键意见领袖)的推广和用户的“晒单”行为,加上大数据的识别和推荐,很容易在相同时间刷到和拉布布相关的图文视频,逐步形成一个“全世界都在喜欢拉布布”的氛围,进而强化了“拥有拉布布=时尚潮流”的认知。
    3.收集癖与完型心理
    人类天生就有完成集合的冲动,譬如集邮心理等。拉布布的系列化设计触发消费者的收集欲望,在未完成时,容易引发心理不适。所以部分用户会持续购买产品,以此来填补内心的“缺失感”,甚至形成强迫性消费,这也是盲盒类产品共同存在的效应。
    4.身份象征与自我表达
    消费产品成为个人价值观的延伸。拉布布的亚文化属性,让消费者通过收藏表达自身的“独特性”或“艺术品味”,进而满足自我呈现的需求。同时也有部分用户通过稀有款炫耀社会地位,并逐渐形成圈层认同。
总结:
    拉布布的成功是多重心理机制叠加的结果,在短期内主要依赖不确定性奖励和社交传播,长期里通过IP故事和用户情感投入构建文化符号。其模式反映了当代消费主义从“功能需求”向“情感需求”的转变,也揭示了社交媒体时代群体心理的易感性与传播威力。
    心理学专业实习生 郭欣贞 撰写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心理咨询需要普及和发展
  • 下一个信息: 没有了
  • 相关阅读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422期心理沙龙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421期心理沙龙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420期心理沙龙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419期心理沙龙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418期心理沙龙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417期心理沙龙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416期心理沙龙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415期心理沙龙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414期心理沙龙  绘心识己看心理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 沪公网安备31010402334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