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压力管理 >> 正文

压力管理

怎样才能将压力变为朋友

2014/8/6 16:49:12 编辑:心灵花园

  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压力会给人的身心带来各种侵害,但是,压力真的都是“坏”的吗?
  研究显示,只有在你感到压力对健康产生威胁的时候才是有不良影响的。假如你将压力视为正面、积极的,就能把它转化为生命的动能,以此促进个人成长,面对压力最佳的方法是转化,而不是对抗。
  “压力是人生的燃料。”加拿大医学教授赛勒博士说。不要片面地认为压力都是负面的,适当的压力并非坏事,应积极开发它的有利因素。如果调适得当,不但可以减少疾病发生率,更能让自己活得更充实、更有意义,从中激发个人潜能。那么,怎样才能将压力变为朋友呢?这就要我们学会如何管理压力。
  使用5“R”压力管理模式:
  1.Rethink(重构思维):使用积极的思维模式;
  2.Relax(放松):进行主动休息,包括短暂放松、睡眠放松、休假放松等;
  3.Release(释放):选择适当的释放方式,如运动、倾诉等;
  4.Reduce(减少负荷):将任务切分,然后分段完成,这样可减少压力;
  5.Reorganize(重组):重组生活习惯,包括调整作息时间、饮食习惯、重组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使其宽松舒适。
  出现了负面反应时应该怎么办?心理专家建议,首先要找出真正的压力来源。这个压力究竟是客观存在的,还是属于主观感受?
  其次,接受并诚服当下,面对目前的压力。不肯承认自己压力过大反而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当自己能够冷静的面对问题,看清它的真实面貌就是用积极心态转换了负面压力;这两步做完以后,由“失控感”回到了“可控感”,身心就会得到放松,便意味着经历了一个成功的自我压力管理过程。如果依然解决不了,就应该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
  身心是一个整体,除了精神层面,我们的身体自身也带有保护机制,每当我们感到身体出现以下几种不适,可能是身体正在帮助精神解压。
  拉肚子:大脑承受的压力也会影响到胃肠功能,而吃药只能缓解一时,慢跑、快走等中低强度运动都可以促进大脑分泌“快乐物质”内啡肽来对抗压力。
  掉头发:生活中出现重大变故时,人体会出现应激反应,大约3~6个月左右,可能出现脱发。通过均衡饮食和放松身心能促进毛囊细胞生长。
  眼皮跳:如果经常一只眼的眼皮跳,此时应闭上眼睛,试着放松眼皮,做深呼吸,吸气4秒,屏住8秒,然后呼气8秒,重复4遍,同时用指尖轻压眼皮,有助缓解症状。
  后背痛:人有压力时肾上腺激素会大量分泌,令血压上升,心跳加快,肌肉绷紧。导致肌肉疼痛,最常见的就是背痛。建议每天到户外散步1~2次,每次10~15分钟,能放松肌肉,缓解症状。
  长皮疹:压力会令免疫系统失衡,容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从而诱发皮疹。可以涂一些性质温和的药妆润肤霜,但若皮疹伴有发烧或发冷、出汗等症状,宜及时就医。
    本文发布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与压力为友 做自己的压力管理师
  • 下一个信息: 消除忧虑要做好6件事
  • 相关阅读

      如何进行压力管理  这样喝酒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一个人的身心是否健康与他面对尴尬时的反应有很大的关系  不将自己的想法依附于他人是独立的最好呈现
      不分场合的刚正不阿,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对时间的合理安排,让时间变得更有意义
      这才是高效的思维模式  人不能成为工作的机器
      心理咨询师谈成都地铁运营逃票事件  一段身心健康的关系要具备“他者信赖”的元素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