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喜伤心,忧伤肺,思虑伤脾,怒伤肝,恐伤肾”。所以你知道为什么林黛玉肺病迁延不愈,为什么范进中举大喜过望得了“失心疯”吗?为什么书生都脾虚,手无缚鸡之力。不仅古代,现在的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治疗专家——露易丝·海写的《生命的重建》中也提出了“整体健康”概念,揭示了疾病背后隐藏的心理模式,本书中的理论认为:小到牙痛,大到癌症,所有的身体疾病都和你的心理模式有关。可见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之密不可分。从古到今,从国外到国内只要涉及这一领域大家的观点就碰了头,也许这点至少可以证明,心理与生理健康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条真理。暂时的轻度的情绪,不会影响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但是长期的深刻的情绪必然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能引起长期并且深刻情绪的必然是一个人的心理模式。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不会过度压抑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长期过度压抑自己情绪的个体已被研究表明更易罹患癌症。所以想要百病不侵,你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以及积极的心理模式。新闻中采访的长寿老人大多具有乐观的心态和阳光的心情,时常笑得合不拢嘴。所以心理健康的重要程度真的是“性命攸关”。
台湾著名身心治疗师张德芬,从小成长在优渥的环境里,成绩优秀,大学顺利考入台北大学,又出国深造,三十多岁就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亚太地区总裁,有爱她的老公和可爱的孩子,家庭温暖,工作顺利,却在40岁的时候得了抑郁症。她凭借自己超强的学习能力,在家钻研心理治疗书籍,补了很多课,五十岁的时候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走了出来,并且出版了自己的身心治疗书籍,转行做身心治疗。她在一次演讲中,坦诚的说,她发现自己在抑郁症痊愈之前一直都有一个负面的思维模式,那就是自己是“不被爱”的,也许和小时候父母太忙疏忽了照看她有关。例如她在给朋友打电话时候,朋友没有接,这个“不被爱”的心理模式就会促使她想:“看吧,我是不被爱的吧,朋友都不接我的电话。”而实际上也许朋友在忙,而不是故意不接她的电话。我们从小学习的心理模式会带到成人阶段,有些人甚至带进坟墓。带着这样的心理模式生活,你就会发现自己在不断循环重复的遇见类似的事,因为你一直在不断用你的模式来证明你的模式。这是一个怪圈,却是许多人过得不好的本质原因。
那我们应该如何脱离这个怪圈呢?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你需要时时清醒的觉察自己,旁观自己的心理模式,对一些人来说也许并不容易。而好的心理咨询师是一面波澜不惊的镜子,他可以很好地倒映出你的模式,让你看见自己真正的原貌从而开始改变。在这里我想告诉想要自我成长的朋友,找到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是你成长的捷径。在此,与君共勉。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顾歌工作室/心灵花园 鸢尾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