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心理氧吧 >> 正文

心理氧吧

关于“爱情”的反思:我们的文化,文化下的我们!

2016/4/24 7:33:07 编辑:心灵花园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几乎是中国人传唱了千百年的歌谣,似乎永不衰老,爱情也似乎成为人谈不厌、追不完的一个话题。
  几乎所有的影视、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关于“爱情”的描述。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这首歌:
  “听着忧郁的情歌
  想起英台和山伯
  难道至死不渝的爱情
  只是一个传说
  我唱起了这首歌
  泪水打湿了眼眸
  我义无反顾的追求
  却换来这种苦果
  谁能给我一个道理
  让我学着去忘记
  谁能给我一种勇气
  让我摆脱这困境
  爱情是多么美好的东西
  如今却被你抛弃
  为了追逐欲望和名利
  变成残酷游戏
  爱情是多么美好的东西
  是否存在保质期
  天长地久承诺已忘记
  曾经的甜蜜
  只剩无奈叹息”
  这首歌给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追求爱情的同时,我们都没有准备好怎样去面对和解决爱情可能带来的“苦果”,所能想到的只是“摆脱”或者“无奈叹息”。
  我们的文化赋予爱情以怎样的意义?——“至死不渝”、“爱情是多么美好的东西”?
  也许,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大肆宣扬爱情以及爱情的美好时,我们内心对于爱情的向往。但,爱情真的是那么美好吗?可有人曾经怀疑过?
  在我们追逐爱情的时候,可否想过爱情是什么,爱情真的像影视媒体当中渲染的那么灿烂么?
  “爱情其实是大脑中的一种“化学鸡尾酒”,是由化学物质巴胺、苯乙胺和催产素组成,时间长了,人体便会对这三种物质产生抗体,而2年以后,更会失效。”这是美国科学家发现的。
  我们对上述的研究结果,暂时不置可否。就单从,我们身边无数个婚姻情感的案例中,我们就不难发现爱情其实是多变的。自始至终都是幸福的爱情,能有几个?其实,我们所追逐的永恒的爱情,可能只不过是我们内心的想象而已。
  我们的文化、媒体,似乎将爱情置于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于是,很多人便去追逐,似乎没了爱情,人活着就没了意义。
  我们承认,爱情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过,当看到很多人因为对爱情的追求,或者因为爱情的丧失,却痛苦到不能自已,有些甚至想到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时候,不由得让人怀疑,我们究竟将爱情这个东西看的有多重,除了爱情,难道就没有了其他的意义吗?
  爱情是什么?爱情只不过是是感情的一种,而除了爱情之外,我们还有生活,以及能够将生活有所提升的艺术。
  “爱情”在文化的吹捧之下,就像一个个绚丽的水泡,很多人都在追逐,但追逐的同时,很多人可能却没有准备好,如何去面对爱情可能带来的痛苦。于是,我们看到有那么多人因为爱情而困惑、而痛苦。
  “海峰”的首歌几乎道出了大多数人对于追逐爱情的整个过程,“追求永恒的美好的爱情,最后往往得到的却是苦果。”
  是的,爱情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对于爱情是否过于执着了呢?
  所以,我们在追逐爱情之前,是否要做一些准备呢?
  首先,对我们现有文化抱有怀疑,而不是人云亦云。
  其次,自己对爱情有哪些认识,是否看到爱情,能带来快乐,也会带来痛苦?
  再次,对爱情的可能后果,准备好面对了吗?
  最后,当自己对以上问题,都准备好时,自己怎样付诸行动,切莫太过,“发乎情,止乎礼”。这样,即使,最后失败,也不会太痛苦,因为最初没有太执着。
  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 顾歌工作室(心灵花园) 心理咨询师 圆玉原创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如何克服我们的拖延症
  • 下一个信息: 解读网购综合征
  • 相关阅读

      拥有自已的读心术  用高科技仪器,分析人的心思
      读心能力,人生来就有!  应对迟到综合症的四个小妙招
      来自原生家庭的诉求模式  夫妻关系失衡是产生乱伦行为的重要诱因
      健康小孩学习好  快乐运动 健康成长
      唤醒孩子成功的愉悦感  用心理学经营婚姻情感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