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心理书香 >> 正文

心理书香

相似性与差异性

2014/5/14 10:07:31 编辑:心灵花园
只同,就是相似性关系的结果。
    2)互补性:欲达到高度的融合,必须包容冲突;对抗,就是矛盾性关系的结果。
    3)互补性:相互的支持和 给予,一定相互接近;冷淡,就是疏离性关系的结果。
    3:矛盾性为主的关系:和别人保持这种关系的人,在相处中以冲突为主,虽然也会有求同,求和,疏离这些因子的存在,但是粗线条是【斗】。
    1)矛盾性:虽有共同处,总是冲突,难以和解;同啦,就是相似性关系的结果。——这种矛盾性为主的相似性,反映的就是【同性相斥】。
    2)矛盾性:互相攻击,互相伤害,水火不相容;和啦,就是互补性关系的结果。
    3)矛盾性:相互联系相互 纠缠,为一个共同体;散啦,就是疏离性关系的结果。
    4:疏离性为主的关系:和 别人保持这种关系的人,在 相处中以疏远为主,虽然也会有求同,求和,矛盾这些的元素 存在,但是总方向是【离】。
    1)疏离性: 主动把距离拉的很远,来淡化相同处;同啦,就是相似性关系的结果。
    2)疏离性: 采取漠然的方式,忽略掉相互的需求;和啦,就是互补性关系的结果。
    3)疏离性:选择回避的模式,搁浅掉正常的冲突;斗啦, 就是矛盾性关系的结果。 
    5:小结
    1)上面介绍的组合是以某一种关系为主的组合,当然也会有以某两种关系为主的组合,其表现会略加复杂;至于三种关系的组合和四种关系的组合,就不能再称为:以什么为主的组合,其结构更加的复杂,在和人交往中会显得更加混乱。
    2)为了叙述的方便,当说到某种关系时候,也仅仅是对一个平面的静态描述,所以并不适应将某种关系和生活中的某 类人直接对应:朋友——相似性关系,恋人——互补性关系,对头——矛盾性关系,路人——疏离性关系;因为我们和生活中的某类人的关系,更多的是动态的和多层面同时存在的关系。
    3)关系的存在表现两方面:一种是相对客观的,指实际环境中与某人保持什么样的关系,与现实处境相符的,别人基本能看的到,自己在意识层能清晰的理解这种关系;
    另外一种是相对【主观】的,指实际环境中与某人保持什么样的关系,与现实处境不 相符,别人完全看不 明白,自己在意识上也很难理解这种关系,说明自己在意识深处有着某种与现实处境不符合的需求。比如自己有着强烈的:【同】【和】【斗】【离】中的某一个或者几个需求,而现实处境中所处的关系可能更适合满足其他的需求,这时候就会在交往中出现和产生与 处境不符合的关系。(参见《需求与 关系》)
    四:关系的变化
    我们不管是和具体某个人的关系还是和某类人的关系,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的发生着这样和那样的变化,下面从小循环和大循环两个方面来叙述下关系变化的基本方式。
    1:小循环的 变化:  就是三种差异性关系的变化
    1)互补性关系--矛盾性关系--疏离性关系,这种正向的顺序仿佛是两个人开始相互欣赏和给予对方,后来误会和摩擦越来越多,最终相互疏远变得陌生的故事;
    2)疏离性关系--矛盾性关系--互补性关系,这种反向的顺序仿佛是两个人开始的相互陌生和疏远,后来的不断误会和摩擦出现,最后到相互欣赏和给予的故事;
    3)互补性关系--疏离性关系--矛盾性关系,这种发展的顺序其实是第一种关系中,把相互欣赏直接到相互伤害的中间阶段加入了相互陌生和疏远;
    4)矛盾性关系--疏离性关系--互补性关系,这种发展的顺序其实是第二种关系中,把相互摩擦直接到相互给予的 中间阶段加入了相互陌生和疏远;
    小结:这种循环都是两个人或者两种人是以差异性关系为主的变化,每一种顺序都反映了在某一阶段不同的内容和 含义,我们努力去 认识和 理解它的变化,最终可以去改变或者接受各种的结局。
    人在,关系就存在,人变化,关系也在变化。上面的四个关系发展的顺序,并不是说谁与别人的关系就那样按照某个序列简单的开始和结束;而是一个序列接着一个序列的连续不断的过程,不过这种连续不断的序列如同音乐的音符一样,每个人的排列都是不 一样的。
    2:大循环的变化:就是相似性关系和差异性悬系之间的转化
  &n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女人爱化妆也是爱生活的表现
  • 下一个信息: 《爱可以不伤》读后感
  • 相关阅读

      兹有心理咨询能帮助你  消费差距取决于消费观
      了解心理需求才能携手前行  心理咨询师谈读书的魅力
      弗洛姆与《爱的艺术》  心理学入门应该看什么书?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养心之道:日子要往宽了过
      逃避自由  爱是一切的答案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