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正文

危机干预

应激后早期心里干预可能并不利于防治创伤后应激障碍

2015/7/1 10:03:10 编辑:心灵花园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事件后,个体延迟出现和(或)长期存在的反应,其易发人群包括亲身经历者、目击者及救援人员等。PTSD作为一个正式的诊断最早出现于1980年出版的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创伤体验的闪回、持续的回避伴情绪的恐惧、易激惹或麻木、以及警觉性的提高。
  疾病病程
  PTSD的研究对象最早是军人、战俘、难民等,后逐渐演变为各种人为和天灾的受害者。根据美国精神病协会统计,美国PTSD的人群总患病率是1-14%,终身患病率危险性达3-58%,女性高于男性。也有例外,比如据统计从伊拉克、阿富汗战争回来的军人里PTSD的发生率达到50%。PTSD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从遗传到环境均被涉及。创伤性事件是PTSD发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是否会发展成PTSD还取决于事件的创伤程度、个体的暴露程度、持续的时间、病前的人格特质以及个体对事件的情绪反应等,而那些生活中曾有其他创伤、受过虐待、被忽视、罹患身体或心理疾病、最近有重大生活事件及压力的人在同等条件下更容易发展成PTSD。
  PTSD的病程长短不一,多数为慢性迁延病人,会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预防和治疗PTSD非常重要。有关PTSD的治疗研究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而对于PTSD预防的研究则进展缓慢,且存在较大的争议。在其他一些临床疾病中,如果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窗里能够给予一定的干预,可以减少疾病带来的损害甚至阻止疾病进展。比如在血栓性的血管意外后的3个小时内,若能及时给予溶栓剂可以有效的阻止血栓的形成;又如在心脏病突发后的1小时内,若能及时给梗死的大动脉予再灌注可以明显的降低死亡率,这个特殊的时间窗就叫“黄金时间”。那么PTSD有这个黄金时间吗?若在这个时间内给予恰当的早期干预是否也能够阻止PTSD的发展或预防PTSD的形成呢?
  预防干预
  长久以来,与创伤性事件中的每个人沟通谈话(即宣泄疗法)几乎已经成了预防PTSD的一个常规做法。宣泄疗法要求当事人深刻回忆经历创伤事件时的感受、认识、即刻及事后的情绪反应。各种心理治疗技术中,心理疏泄(psychologicaldebriefing,PD)和危机事件应激晤谈(criticalincidence stress debriefing,CISD)是最常被运用的早期干预手段,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对此产生了质疑。宣泄疗法一方面给予当事者发泄内心感受、将压力释放的机会,但同时也再次经历了创伤过程,因此也增加了PTSD的发生几率。虽说发泄内心的压力、无助、恐惧感在某种意义上是有益的,但处理发泄出来的感情则更加重要。也有人认为创伤后应激阶段的人处于一个心理需要无效时期,如果此时给予PD或CISD会增加创伤的程度。
  PTSD的早期心理干预有效性的研究很多,但结论并不一致,近年出现很多综述或荟萃分析得出单次或简短的心理沟通谈话对预防PTSD是无效的甚至是负性的。Co n l o n ,L et.al(1999)对道路交通事故后无需住院的受害者进行PD干预的随机对照研究,干预3个月后用IES(Impact of Events Scale)和CAPSII(the Clinician-Administered PTSD Scale—weekly version)评定,结果提示PD干预组与对照组PTSD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Bisson,J.I etal 110名烧伤患者同样也进行PD干预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PD干预组在13个月随访时有26%是PTSD,而对照组只有9%,不过PD干预组初始的症状评分较高,而且烧伤程度亦较对照组高,因此结果可能有一定的偏差;同样的负性结果也出现在Mi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危机干预--反移情
  • 下一个信息: 员工心理危机的产生原因及疏导方法探究
  • 相关阅读

      唤醒孩子成功的愉悦感  用心理学经营婚姻情感
      如何疗愈考试焦虑  关注孩子成长的时间表
      妻子的举止为何让丈夫厌烦  妻子如何应对疑似出轨的丈夫
      心理学为考生家长支招  中高考前好心态更重要
      心理学疏导中高考焦虑  切莫重蹈失恋的覆辙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