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考试焦虑 >> 正文

考试焦虑

从心理动力学看考试焦虑

2015/6/1 11:58:01 编辑:心灵花园
我们发现,考试对他来说意味着卷入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竞争中,“用他学到的知识打击他的老师” 。潜意识里,他把口试看成对老师的攻击和对同学的挑衅。
  c)分离情景
  考试标志着某一人生阶段的正式结束和独立于父母的新的阶段的开始。这会激活出生时的创伤性体验,也伴有失去帮助和失去爱的威胁。所以考试可以导致分离,并使创伤性体验重现而产生恐惧。
  例子:
  C女士,18岁,储蓄银行实习生,因睡觉而错过了结业考试。在考试的前一天,因她的过错导致了一场事故。她的老师建议她去看心理医生。与C女士交谈后发现,她希望在考完后搬出父母家,开始自己的生活。她对将来的处境还是有许多担忧;尽管她有强烈的独立的愿望,但仍完全避免一个人过周末。
  d)面对诱惑,考生表现出自我毁灭的方式
  下意识的自我毁灭倾向可以导致考生不为考试做任何准备。但我们也知道另一种相反的情形,就是以过分努力来表达自我毁灭,这一样可以导致考试失败。
  例子:
  D先生,40岁。他通过了所有社会学课程的口试和笔试,但仍不能完成结业论文。他向我介绍了他准备写的辉煌的论文,其中将涉及很多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这种夸大的愿望的反面,是他无法面对可能对他造成伤害的处境。所以,剩下的就只有以一种自我毁灭的方式转向自身。因此不完成对他的职业生活来说必不可少的最后的证书。
  e)伤害情景
  考试中的智力成绩也可以唤醒自恋倾向。自恋可以受到考试的伤害,因为考试意味着检验其实际能力。在这种情形下,考试可以导致强烈的失去自恋的恐惧。
  例子:
  E先生,23岁,两次改变专业以后来到我的诊室:他不能忍受一位老师没有给他所希望的分数“最好” ,而只是“好” 。他也知道,在新的专业里,他会带着他那容易受伤的感情去的,所以他最好是能降低要求,不必总是以“最好” 通过考试。
  在每一个考试恐惧症的案例中,我们必须找到恐惧所起的作用。我们一开始就要假设,考试恐惧是多种恐惧的混合体。按出现的频率可作如下排列:在大多数病例中,都有攻击性的满足倾向和对这种攻击性可能受到惩罚的恐惧。然后是对潜意识的性冲动可能会受到惩罚的恐惧,性诱惑,以自毁方式表达的性诱惑,分离的恐惧,受伤害的恐惧。
  c) 总而言之,考试恐惧症并不意味着智力下降,而是本能冲突造成的复杂的现象。这就是说,因为非理性的因素,神经症患者不能通过必要的测试。
  在考试中,他们感到要顺从某一潜意识的核心,这激活了他们童年期某一不可控制的危险状况所产生的恐惧感。每一个人在他的童年期都经历过这样的危险,而每个都用略不相同的方法对待它们。
  预防考试恐惧症,我的观点是,考试本身应该尽可能减少可导致神经症性冲突的因素。例如,避免考试密度太高,宽容的和友好的考试氛围,明确的考试范围,以及如果可能的话,在考试前进行一次考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老师们必须学会理解,内心冲突如何导致考试恐惧症,以便他们对考生们表现出的移情反应有所准备。
  最后,心理咨询师说道,即使有了这些预防手段,总是还会有考生有恐惧。这只有通过心理治疗才能解决。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我可以说,在焦点治疗的框架内,以冲突为中心的治疗被证明是有效的;这一治疗共二十次,每次一小时,每周一次或两次。开始的几次中,理解考生的人格结构,以及与考试恐惧有关的潜意识冲突,我的治疗是以对焦点冲突的理解为中心的。咨询师必须做的是,紧密注视这些焦点,并针对这些焦点做尽可能大的干预。显而易见的是,焦点冲突也会出现在移情反应种咨询师的反移情中;一般说来,这些移情反应的源头是容易追溯的。时间上的限制也应特别注意----因为这是典型的考试状况的投射。患者对时间限制的潜意识反应表达了他或她潜意识里对相关考试的态度和相关的内心冲突。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上一页  [1] [2] [3]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从临床解决看考试焦虑
  • 下一个信息: 打赢考试心理战的六大攻略
  • 相关阅读

      拥有自已的读心术  用高科技仪器,分析人的心思
      读心能力,人生来就有!  应对迟到综合症的四个小妙招
      来自原生家庭的诉求模式  小心闺蜜设下的心理“陷阱”
      找回主宰自己的能力  读懂心理需求才会默契
      忠诚对异地恋而言最重要  谈恋爱需要健康人格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