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心理案例 >> 正文

心理案例

“不完整”的女人还能享受性吗?

2014/12/29 14:13:53 编辑:心灵花园

  周女士刚过完45岁的生日,在一家大型公司担任财务管理工作。由于容貌秀丽,皮肤白皙,气质出众,她看上去远小于实际年龄。丈夫童先生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事业很成功,对妻子也非常地关爱,性生活十分和谐,夫妻感情生活很融洽,是人人羡慕的恩爱典型。儿子已在高中读书,成绩优秀。幸福而优裕的生活,使她的以往的人生看上去非常完美。
  不料一年前周女士生病住院,她整个的人生一夜之间变得面目全非: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她患有子宫肌瘤,经过全面检查之后,在医院施行了全子宫摘除手术。
  手术很顺利也很成功,她很快出院,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生活似乎应该回复到正常轨道上。但是她却总是面有愁容,在家里也时常是无精打采,唉声叹气!所有人都以为可能是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好,所以心情不好。
  其实是另有原因。周女士以往过性生活时非常的享受,看到丈夫渴望及满足的表情,觉得自己充满着女性的魅力,内心感到莫大的幸福。但是现在对性生活提不起兴趣,甚至有点排斥。她虽然对于一年多未过性生活的的丈夫充满爱意和心存感激,也下决心要好好偿还性生活方面的“欠债”,但是无论她如何努力都未能如愿—她总是提心吊胆,再也感觉不到以前
  心理SPA充电坊-女性的性吸引力和安全感
  婚姻家庭中,妻子对丈夫的性的吸引力和妻子感受丈夫对自己爱有重要的联系。当女性感觉自己很有性的魅力时,会让女性感觉到自己在婚姻中的安全感。
  在婚姻中,女性的不安全感比男性的不安全更高,其中有诸多社会文化的影响因素。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男性中年正是地位财富等外在资源最丰富的时候,也是体贴关心他人等内在品质修炼的更好的时候,所以中年男性在一定程度是更有优势了。但是对于女性来说,中年女性是外貌身材等外在资源开始衰减的时候,而这也引起了女性内在不安全感的体验,所以这时候的女性感觉性的吸引力降低的时候,就开始对自己的婚姻的稳定性产生了质疑。正如本案中的女主角,当子宫被切除了,这一事件更加引起了她在人到中年这个阶段最有可能体验到的情感危机。这种情感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来自社会文化的暗示,这种暗示就通过子宫切除后感觉自己性魅力降低、对丈夫的情感变得越来越患得患失上。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仅仅对张女士解释子宫切除和性能力以及性魅力没有任何关系这一点,并不足以改变张女士的担心,更重要的是张女士的丈夫需要通过爱让张女士重新对婚姻家庭的稳定产生信心。
  案例分析与案例结局
  周女士由于性知识的欠缺,把子宫切除的影响过度扩大,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对性生活欲望度的降低。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器官,在性功能上的作用很小,所以子宫摘除手术只是影响生殖能力高,对性功能并无影响。子宫摘除术后,阴道确实有所缩短,但是,阴道有很多皱襞、并且阴道组织具有很好的弹性,故延展性很大;子宫摘除手术本身也考虑到了这个因素,所以手术时会尽量保留阴道,手术对阴道造成的改变绝不至于降低男性的快感度、或者造成性交困难。虽然子宫摘除,但是卵巢完好无损,性激素内分泌与女性的性功能反应仍然正常的,仍能顺利达到性高潮,双方的性快感完全不受影响。因此,就性功能而言,手术前后没有什么显著的变化。
  心理咨询师针对周女士的情况,先让她对性知识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让她消除不必要的担心,放下心中的包袱。接着让她回顾从生病到现在自己丈夫的行为有何不同,帮助她认识到丈夫对自己的深厚感情,唤起她对丈夫的信任与爱,让她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认识到“没有子宫的女人”生活中仍然充满阳光。
  周女士由于认知上的偏差,影响了自己的性生活质量,经过有关知识的辅导和心理治疗,以及相应的夫妻双方的行为调适,两人的幸福生活又重新来临。
  “没有子宫的女人”生活中仍然充满阳光
  心理学基本概念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人或环境以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暗示者可以是个人、群体(外人暗示),也可以和受暗示者同为一人(即自我暗示)。
  文/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首席心理专家 顾歌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心理专家顾歌:幸福像花儿一样
  • 下一个信息: 都是戏言惹的“祸”
  • 相关阅读

      遇到问题后最最忌讳的是这个  宽容待人,活在当下,充满希望
      处变不惊的职场人是这样炼就的  易受暗示真的好吗
      这样的爱让我无法呼吸  没有同性恋是天生的
      怎么摒除偏见  老公出轨我以死相逼留下他有用么
      感觉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  老公出轨后为了孩子选择原谅却不开心怎么办?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