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成长咨询 >> 正文

成长咨询

让感觉撬开你灵魂的门

2014/7/22 13:25:51 编辑:心灵花园
以及其他动画片时,他首先是从自己的内心寻找感觉。
    我们总是在否定孩子的感觉
  丰沛的感觉并非是小说家、画家、导演和音乐家等艺术家的特权,而是我们每个人的天赋能力。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个孩子,你会发现,年龄小的孩子,都有纯粹而自然的感觉。
  所以,我们不是没有感觉,我们只是在后来的成长中,把感觉给丢了。
  感觉的丢失,首先是因为身边最重要的亲人不断否认我们的感觉。譬如,一个孩子摔倒了,他哇哇大哭,照料他的成人赶上前把他扶起来,对他说:“不疼不疼,别哭了。”
  这已算是比较好的做法,更糟糕的做法是,照料者直接训斥孩子说:“摔这么一下就哭了,你怎么这么没骨气!”
  这些做法都是在否认孩子的感觉。摔倒了,觉得疼,这是孩子的感觉,但大人说,你不疼。这时,孩子的感觉就混乱了,他为了赢得大人的爱与认可,或者惧怕大人的疏远与惩罚,最后倾向于否认自己的感觉,而认同大人的说法,不哭了,甚至觉得自己也不疼了。
  这样一来,他就否认了自己的感觉。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太多,这个孩子的感觉就会越来越迟钝。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譬如,冬天来了,孩子要出门,他已穿了一件厚厚的外套,但妈妈说:“天冷,再加一件外套吧。”
  “我不冷,穿得够多了。”孩子回答说。
  “我都冷,你怎么会不冷?!”妈妈训斥他,并不由分说又给孩子加了一件外套。
  再如,孩子已经吃饱了,但大人仍要他继续吃饭。
  这些事情,都是在否认一个孩子的感觉。摔倒了,疼,这是他的“我”与这个世界的真相建立了关系,这种疼的感觉会自动让他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降温了,冷,这也是同样的含义;吃够了,饱,吃少了,饿,也是同样的含义。
  这些所有的感觉,会自动牵引着这个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本相,令他知道该怎样生活,怎样自我保护。但如果他的这些感觉被否定,那么他就只能依靠理性的教条来生活了,而感觉就会离他越来越远。
  我自己之所以有那种看似特殊的识人“能力”,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一直以来都尊重自己的感觉,而我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的父母很少否定我在这方面的感觉。
  不幸的是,我们的感觉能力势必会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压制,势必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对你讲,你不该这样,你不该那样,你的感觉是错的,我们的看法才是对的,感觉是靠不住的,理性才是可靠的……结果,拥有丰沛感觉的人成了凤毛麟角。
  那么,怎么恢复你的感觉?答案也很简单,尊重它。
  如若你的心中涌动起一种感觉,彻底放弃与它抗争。不管它是什么,你都可以由着它在你心中自然地游走。如此,它最终会在你心中开花结果,而且一定是你意想不到的花,意想不到的果。
    你的感觉不能在别人身上开花结果
  在我的短文《论单纯》中,我写过这样一个事例:
  他是知名的上海心理医生,她只是一个小女子,他们在一家上海心理机构合作。
  但是,在和他们交谈几分钟后,我就断定,在看人上,她远比他有眼光。
  只因为,她有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心,他没有。
  所以,不管阅历多丰富,他都是可以被诱骗、被讨好、被糊弄,而她不会,因为她的心太单纯。
  我把这断言说给朋友,他们被吓了一大跳,因为他们是花了数年的时间,经过很多例证,最终才“发现”她的确比他更会看人。
  这只是因为,他们很不单纯,所以需要数年时间,才能“相信”这一点。
  我够单纯,所以可以几分钟内得出这个答案。
  仅从结果上看,这个事例似乎很特殊,因我那么快就发现了别人几年才能发现的本相。但从过程上看,我认为它其实一点都不特殊。我相信,“被吓了一大跳”的朋友其实和我一样,一开始一定也会有类似的感觉的。但是,这种感觉产生之后,他们不是“由着它在心中自然地游走”,而可能首先是与它抗争,例如质疑这种感觉,评价这种感觉,最终导致不敢相信这一感觉。
  当然,质疑也罢、评价也罢,是很隐秘的心理过程,我们必须停下来,进行深度的自我觉察,才能清晰地发觉它是怎么进行的。
  一个网友在我的心潮博客上留言说,她由着感觉指挥自己,但为什么走到了悬崖边缘?
  答案很简单,她的感觉并不纯,她的感觉藏着很多欲念。尤其重要的是,她的这些欲念是针对别人的,即她的恋人,她一定是渴望恋人用某种方式爱她。这是欲念,是要求,是要求恋人不顾他自己的感觉,而按照她的欲念来对待她,这不是感觉。
  并且,我强调的是,“让感觉在你心中开花结果”。我们应先做到这一点,而不是“让感觉在别人身上开花结果”。
  尊重感觉,就是什么都不做,就让感觉在心中自然产生,自然游走,不对它做任何工作,正如心理专家顾歌所说:
  有没有一种感觉,其中是没有念头的?你能不能安于这种感觉之上,既不指挥它,改变它,也不以好坏来论断它?试试看。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上一页  [1] [2]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越控制,就会越失控
  • 下一个信息: 看出你,行为背后的动力特征
  • 相关阅读

      为了孩子,家长可以这样表达自己的爱  完美主义是不存在的,不纠结更健康
      怎么去形容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比较贴切呢  面对内心的疼痛,我们怎么可以置之不理
      世上没有绝对,绝对的是你对事物的看法  用心理学去体会世界的精彩
      用优越感撑起的友谊注定不会长久  因为理解,所以用心
      你的内心还住着一个小孩  喜欢他人从接受自我开始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