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新闻快讯】
【心理新闻】
【心理故事】
【媒体活动】
【媒体报道】
【心理沙龙】
【心理沙盘】
【经典博文】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新闻中心 >> 心理新闻 >> 正文

心理新闻

演讲与口才活动纪实报道续篇

2020/10/21 16:12:45 编辑:心灵花园
    上一期的演讲与口才活动中,我们讲了演讲时状态的重要性,这是一种相对比较抽象的因素,这次我们紧接着着重讲了演讲时的“思维方式”。在演讲或辩论中,我们不可能在上台前把自己写的稿子都记住,然后一字不落的在所有人面前背出来,那就相当于一场“没有灵魂”的表演。尤其是在即兴演讲和辩论的时候,我们没有时间去细细斟酌然后再写稿子,并反复审阅改进,一切的准备都在我们的大脑中完成,通常能让我们准备的时间也很短。
    纸上谈兵终觉浅,实践出真知,宋老师让我们在练习中领悟,于是给了我们几分钟时间不记笔记的准备,让大家围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发表自己的观点。一个没有要求的主题,看似很笼统,让我一时间找不到切入点,因为这句话好像就只能描述一种情况,但仔细想想,就连这句话也是笼统的,乍一看好像只有一个解释,但再想想,好像又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
    第一个发言的是G同学,他的观点和孔子所表达的一致,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L同学贼阐述了一个相反的理念,因为“勿施于人”不也可以是“不欲”吗?Z同学则举了个人工智能的例子,可以为人类未来的心理建设做出贡献。M同学提出了一直冲突的情况,在不同的情况下,如果照顾到了一个人必定让另一个人痛苦,我们应该站在谁的“不欲”上去解决问题?一轮发言结束后,我发现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大家居然都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宋老师为我们总结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我们的思路,有了思路是第一步,其次是口语表达,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同时,倾听别人也很重要,不会倾听的人同样也是不会表达的。
    心理学实习生 毛诗轶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演讲与口才活动纪实报道
  • 下一个信息: 周末去哪儿——意象对话练习六
  • 相关阅读

      口才角回顾——不要湮没在信息的洪流中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353期心理沙龙
      利用OH卡牌窥视你的潜意识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352期心理沙龙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351期心理沙龙  口才角表达之去见最想见的人
      在音乐治疗中找到自己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350期心理沙龙
      画出心目中自我的心理画  周末去哪儿——参加第349期心理沙龙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