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职场生涯 >> 正文

职场生涯

克服胆怯的技巧

2015/8/2 8:42:36 编辑:心灵花园

  在面试中,应聘者往往存在着胆怯的心理,或者叫做恐惧心理。面试胆怯心理严重影响了应聘者面试中的发挥。如果应聘者能够很好地克服恐惧心理,面试就会非常顺利地进行。
  【胆怯的三种表现】
  在面试中,胆怯心理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陌生恐惧。一见陌生人便脸红、紧张、说不出话,感到浑身不自在,这便是陌生恐惧。
  第二,群体恐惧。当我们参加面试时,我们会面对7或9名考官,几位计时员和监督员。当我们发觉众人的目光都在投向我们时,便会感到一阵紧张,很不自在。因为对方是一群人,而我们是单独一人,自然而然就产生一种群体恐惧。
  第三,高位恐惧。当我们参加应聘时,面试的主持人如果是高级领导干部,则往往会被他们的赫赫名声吓倒,一见面就会莫名其妙地紧张和不安,这就是高位恐惧。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努力,克服我们的恐惧心理。一方面可以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一些技巧来克服恐惧心理。
  【克服胆怯的三种心理暗示】
  首先针对三种恐惧,我们可以分别进行心理暗示:第一,针对陌生恐惧,我们要暗示自己。对于自己来说,别人是陌生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对于对方,自己也是一个陌生人。既然大家彼此都是陌生人,那么大家就都是平等的,自己其实没有必要恐惧对方。
  第二,针对群体恐惧,我们要暗示自己:其实考官越多,就越能避免个别考官的个人倾向性,其实对我们就越有利。因为评分采取的是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求平均分的方式。因此,要相信考官一定能够公正地评价自己。自己一定能够遇到能够识别千里马的伯乐。
  第三,针对高位恐惧,我们要暗示自己:对方地位高,名声大,但他们也是一个普通人,从人格上说,人人都是平等的。而且还要回想起以前与自己老师和领导融洽关系建立的过程,要相信,考官就是自己以后的同事和领导。要相信自己只要把考官当成“自己人”,考官也一定能够把自己当成“自己人”。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得到考官青睐的。这样便会增加自己的勇气,建立与对方平等的新关系,使面试顺利进行。
  【克服胆怯的四种技巧】
  当然除了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之外,还要采取一定的技巧和方式来避免胆怯:第一,必须对面试本身进行充分的准备。只有对面试的流程、面试的题型、面试的过程有了一个充分的把握之后,才能有充分的自信,避免胆怯。这就要求我们对面试进行充分的准备。参加面试培训班是个很好的选择。
  第二,面试过程中,要与考官进行亲切有神的目光交流。在目光交流中,会从考官目光中得到鼓励,有助于克服胆怯心理。
  第三,发现对方的弱点,减轻心理压力。面试时不妨仔细观察对方的仪容、服装以及谈吐等,借以发现对方的缺点,这时就会产生一种宽松感,减轻心理压力。
  第四,做深呼吸。在步入面试大门之前,可以做几次深呼吸,这样心情会平静很多,使勇气倍增。
  相信各位应聘者经过几天的培训,是一定能够克服胆怯心理的!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老板应该如何有艺术的批评员工
  • 下一个信息: 大学生求职面谈,用人单位喜欢有一说一
  • 相关阅读

      拥有自已的读心术  用高科技仪器,分析人的心思
      读心能力,人生来就有!  应对迟到综合症的四个小妙招
      来自原生家庭的诉求模式  小心闺蜜设下的心理“陷阱”
      找回主宰自己的能力  读懂心理需求才会默契
      忠诚对异地恋而言最重要  谈恋爱需要健康人格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