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心理书香 >> 正文

心理书香

不持有生活——简约的美丽

2014/5/14 9:56:05 编辑:心灵花园

    打造“不持有生活”  
    “不持有生活”享受简朴的快乐,不在管理各种物品上耗费心力,超过自己管理能力的物品“不持有”,不留恋的物品“不持有”,无法回归自然或转让给其他人的物品“不持有”,和自己的生活风格不符的物品也“不持有”,提倡用少量物品过悠闲生活并从中获得快乐的生活态度,主张把一些我们不是很想要的东西舍弃,把时间或空间留给更重要的人、事、物。
    听起来似乎蛮复杂的,实际上,只要养成以下七点习惯,“不持有生活”就已经在你身边了:
    1.不拿。免费得到的东西,很少被人珍惜,因此往往囤积不用。“不持有”的第一步就是“不拿”,不拿免费塑料袋,以自备购物袋来代替;免费发送用不到的赠品,也要坚持完全不拿的态度。
    2.不买。冲动购物感觉痛快,但买完东西感到后悔的状况也不少,因此只要是“没买也无所谓”的东西,就坚持不买,让物品登堂入室的门槛变高,这样家中就只会出现真正喜欢、真正必要的东西。
    3.不储存。不囤积保鲜膜和卫生纸这类消耗品,也许大减价时买了一堆,像占了便宜,却容易造成使用上的浪费。一旦停止囤积,使用时就会更谨慎,并且想出各种生活小妙招,例如以密闭容器代替保鲜膜、纱布代替卫生纸,自然能降低消耗品的使用率,换来神清气爽的好生活。
    4.清理。养成清理的习惯,杂志或小册子超过一定数量,就清理掉;没在使用的漂亮糕饼盒子、过期的食物和调味料,也清理掉。并且确实执行清理前的准备工作,例如用美观的袋子,作为垃圾分类的容器,让清理这件事,变得轻松愉快。
    5.替代。添购一样物品前,先想想家里是否有其他东西可替代?例如一年可能只用到一次的漏斗,就用现有的塑料板卷成漏斗状来代替,如此就能避免多持有一个东西;活用现有物品,不是为了弥补贫困,而是为了创造丰足。
    6.借用。不常用的东西,可以借用或租用,和其他人一起使用更多物品,每个家庭或许就会减少囤积少用物品的情况,避免压迫居住空间,减少无谓的浪费。
    7.没有也无所谓。购物前,务必自问:这个真的是必要的吗?也许能得到“没有也无所谓”的答案;生活中这种东西,应该很多。
    “不持有生活”是在经济危机条件下被广泛提倡的一种生活态度,主张不被物质牵着鼻子走,只拥有少量有用的、有品位的东西,以不持有的生活之道来享受一种简朴、美好、有品质的生活。“不持有生活”不仅是绿色环保、节俭、乐活的生活方式,更是精神压力的释放与解脱,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场体验,只经历,不占有。
    “不持有”不是一无所有
    听到“不持有”,有人会觉得不持有就是一无所有,天为席、地为床,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挣了钱全部交公,不能存,存钱就是持有,而且不拉动内需。事实上,“不持有生活”是相对的,绝不是不顾现实、一贫如洗到家徒四壁的赤贫状态,人生苦短,该享受还是要麻利享受,“不持有生活”只是不持有“非必要物品”的生活态度。
    “不持有生活”是在物质极大丰富、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消费实力并且物欲开始膨胀的条件下一种态度、一种思想,它的目的在于“缩减”而不是完全的摒弃。比如说,当你买了一套房子解决了自己的居住问题之后,你还有能力买第二套、第三套,你可能控制欲望没再继续买下去,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欲望的缩减。再比如说,不买车的人可能会这么考虑:车是代步工具,但同时也是废气的主要来源,那么,出于环保或节约能源的考虑而不买车,这也是一种“不持有”的表现形态。
    “不持有”不是真的、完全的、绝对的“不持有”,并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的思维定式,也有可能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不持有生活”提倡的不仅仅是一代代身体力行的“省”,而是更加强调在提高审美趣味基础上的简约之道。除了俭省之外,品位不可或缺,反过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无聊可能让人“折寿”
  • 下一个信息: 人们为什么相信章鱼的预言
  • 相关阅读

      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生活中的好丈夫  来自原生家庭的诉求模式
      兹有心理咨询能帮助你  消费差距取决于消费观
      了解心理需求才能携手前行  心理咨询师谈读书的魅力
      弗洛姆与《爱的艺术》  心理学入门应该看什么书?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