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心理书香 >> 正文

心理书香

无聊可能让人“折寿”

2014/5/14 9:56:02 编辑:心灵花园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无聊感强烈”者与感觉充实者相比,因心脏病或中风致死的可能性高出2.5倍,无聊因而可能是一个“折寿”因素。
    伦敦大学学院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系研究人员调阅1985年至1988年时年35至55岁接受“无聊感”调查的7524名公务员信息,追踪他们20多年后的健康情况。截至2009年4月,一些调查对象已经离世。
    当年调查结果显示,每10名公务员中有1人曾在过去一个月内感觉无聊;感觉无聊的女公务员人数是男性的2倍多;年轻公务员和从事琐碎工作的公务员比其他人更易感觉无聊。
    研究人员发现,当年感觉“格外无聊”者的死亡可能性比感觉充实者高37%。
    英国《每日邮报》6日引述报告撰写者之一、研究员马丁·希普利的话报道:“研究成果显示,存在充分证据,显现心脏病与无聊感相关。”
    研究人员分析,对生活不满、感觉无聊的人可能养成吸烟酗酒等恶习,而这些因素会“折寿”。
    这让人联想美国热播电视剧《无聊致死》的开篇。男主角乔纳森·埃姆斯曾是作家,遭女友抛弃后心灵承受创伤,创作灵感日趋枯竭。他无处排解苦闷,在毒品和酒精中寻求安慰。
    希普利建议,工作若无乐趣,就应在工作以外培养兴趣,不应借烟酒消愁。
    心理学家格雷厄姆·普赖斯持说,如果无法从生活中获取动力和灵感,或者存在抑郁倾向,解决方法是把注意力从自身转向他人。“总以自己为中心的人应该考虑一下,”他说,“他们能为家人、朋友、同事甚至上司做点什么。”
    心理咨询师给感觉无聊的人支招,关键词是“改变”。譬如,可以做有意义的事,发现工作的价值。如果觉得工作没意义,干活自然提不起精神。要改变这种态度,就要适当调整职业规划,重新发现工作的价值。另外,业余时间可在医院或学校做志愿者,从服务他人的充实中寻找快乐。
    因生活平淡而整天抱怨的人应该走出“舒适区”,学习新知识,可以在社区学校参加夜间课程班,就读有挑战性的课程。
    另外,应打破常规,增添“变数”。譬如,给多年未联系的老友打电话;找从未去过的地方旅行;去颇有名气但离家较远的的二手书店淘书。
    重要的是,感觉无聊时不能坐着发呆,而应着手找事做。擦地板、洗衣物、健身、散步……这样做也许无法摆脱无聊感,却可以支配自身行为;一旦运动起来,无聊感会减轻,充实感随之而来。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现实比隐患更重要
  • 下一个信息: 不持有生活——简约的美丽
  • 相关阅读

      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生活中的好丈夫  来自原生家庭的诉求模式
      兹有心理咨询能帮助你  消费差距取决于消费观
      了解心理需求才能携手前行  心理咨询师谈读书的魅力
      弗洛姆与《爱的艺术》  心理学入门应该看什么书?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