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自我,自由自在地表现自我、享受生活。
2、不拍使别人失望。害怕让别人失望而压抑自我的做法常常是造成
心理问题的原因。事实上,一个人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所有人的愿望,更何况许多自认为“必须”、“应该”的事情也往往出自个人主观的判断。只要自己尽了力,所作所为合乎社会规范(法律、道德等),那么就不必介意别人失望与否。
3、允许矛盾感情同时存在。矛盾性的需求引起矛盾性的感情。正像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人的感情永远具有两极性,永远不会统一。爱与恨、苦与乐、勇敢与懦弱、信任与怀疑总是结伴而行。一个人在心理上同时具有矛盾性的需求并不证明其人格的卑劣,承认这是人之常情就不至于徒增紧张,然后进行理智的抉择,客观的矛盾便会迎刃而解。
三、放松训练。
在解决认知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改变身体的活动状况,做一些自我调节机体运行的体操,会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1、深度呼吸练习 患者常感到疲乏、头痛、头晕,实际上是由于紧张而导致的。有意识地进行深度呼吸练习可有效地解除上述症状,令人神清气爽、精神焕发。练习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操作程序是尽可能深吸一口气,气沉腹底,然后屏气,感到有点憋闷时再缓缓呼出,呼气要尽可能彻底些。如此循环20次左右,一般就可起到平缓紧张情绪的作用。
2、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情绪状态与肌肉活动之间,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情绪紧张的同时伴随着肌肉的绷紧,而绷紧的肌肉会通过神经作用导致情绪的紧张。如能主动地放松肌肉,便会使紧张情绪得到缓解。此训练要求患者在安静状态下想象一幅记忆清晰的令人松弛和愉快的自然风景,同时自我暗示,依次放松全身每一块肌肉、训练要领是先收紧某一部位的肌肉(如紧握拳头),并体会紧张的感觉。持续10秒钟左右,然后放松,并体会放松时的感觉。如果做了一遍还达不到平静情绪的效果,可再做一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进入全身放松状态,达到自我调节的目的。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
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