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同性恋专栏 >> 正文

同性恋专栏

同性恋是心理疾病吗?

2014/9/10 13:06:26 编辑:心灵花园

  同性恋已经从精神疾病的范畴移除,即同性恋行为是正常的,但不代表同性恋人群都是正常的。
  同性恋与精神疾病的渊源
  最早反对同性恋的呼声多来自宗教,将同性恋视为一种异常行为或者恶魔行为。后来反对势力由教会变成精神病学界,认为一种性变态,并从心理治疗的角度采用了一些专门的方法来治疗同性恋,如厌恶刺激、阉割、大脑手术、激素注射等。如在《性爱大师》第1季中院长鲍比就想用厌恶疗法来治疗自己的同性恋。
  从1950年美参议调查认为同性恋“缺乏正常人的感情稳定性”,引发社会反对同性恋浪潮,金赛(Alfred Kinsey)1948发表报告说美国37%的成年男性有过同性性行为。在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胡克(Evelyn Hooker)做了第一个关于同性恋是不是精神疾病的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性恋者并不一定有精神缺陷或是心理变态。对同性恋的认定一直在两种声音间摇摆。
  同性恋发展史上着名的“石墙骚乱”,使同性恋活动公开化,也使同性恋群体和精神病界的冲突日益严重,直到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董事会以投票形式决定将同性恋剔除出疾病分类。从此同性恋与精神疾病间日渐分离开来,后来这一趋势逐渐蔓延到不同的国家。中国在2001年做出了类似的决定。
  什么样的人会成为同性恋
  对于同性恋成因的探讨并没有一致的结论,不同的成因也会对应着后期的发展变化,即有些同性恋行为能够改变,但有些行为却是很难改变的。总结下,大致有如下:
  (1)具有先天性的生理因素
  有研究表明,同性恋源自遗传基因(染色体末端分裂),从1916年就有这方面的研究发现,但是比较着名的是美国生物学家丁·汉默(Dean Hamer)教授的研究,在90年代研究了40对男同的细胞后,发现同性恋的X性染色体长臂顶端区域中,有一个叫Xq28的基因,这个基因决定其性取向为同性。后来意大利心理学家卡普里奥-西亚尼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大规模调查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虽然目前并不能够确定是哪几个基因,但是同性恋是有基因基的,已经得到了证实。
  除了基因,还有发现认为是源自脑部结构――性中枢系统。另一个研究方向则是与性荷尔蒙的分泌水平有关,研究结果支持了同性恋和性激素水平有关,但无法确定其因果关系。
  (2)后天的成长经历影响
  除却先天的生理因素,很多同性恋在成长经历中有一些特殊的事件,在其性别认同或者初次性关系等出现了异常,导致其成为同性恋一员。如将男孩当成女孩养,或者把女孩当成男孩子养,那么孩子的性别认同已经社会角色就会发生变化,已异性的行为方式去生活,容易成为同性恋。还有在幼时由同性引导,走上迷途,如一11岁男孩帮助父亲朋友手淫,一8岁女孩帮助一个阿姨手淫,从最初的厌恶不适到发展为同性恋,这就是一种成长的扭曲。
  一些女孩在年纪较小时遭遇性犯罪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就容易成为同性恋。在爱情中受挫的男性也容易成为同性恋,如一位男孩,因为接二连三的爱情失败和挫折,且因此备受羞辱,从而深陷自卑并在异性面前难以抬头,然后响应了身边同性恋者的诱惑而走上同性恋之路。
  还有的研究提到了心理动力学因素,即内在的心理自我不符合社会习俗的要求,即自我性别认同等出现障碍。
  同性恋的行为也不是单方面某一因素的影响,一般是因为有易感特质,又有了特殊的生活经历,才最终成为同性恋。
  同性恋不是精神疾病,但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虽然同性恋已经从精神疾病的范畴划分出来,但是大众对同性恋的认识仍停留在较早的阶段。
  中华精神病学会副主席、参与制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主要负责者之一陈彦方在采访时说到,精神科这样看待同性恋:同性恋作为一种性爱活动,不一定是异常的。即同性恋者不一定是异常,但并不等于所有同性恋者都是正常。本身作为少数群体,这个群体中得心理疾病的几率是大于普通人群的,尤其是性心理障碍方面。
  宣称可以彻底治愈同性恋的心理机构是不太负责的,因为有些同性恋并没有感到任何不适,只有那些为自己的同性恋行为感到焦虑、抑郁,甚至痛苦,或者感到犹豫不决,并希望改变为异性恋的,才会成为心理咨询的对象。
  所以,同性恋已不再被认定为精神疾病,但同性恋也是有各种不同的,虽然会遭受社会的很多质疑,只要自己内心没有冲突,就不需要心理治疗介入,反之如果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苦恼无比,就需要向外求助了。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心理学家谈同性恋
  • 下一个信息: 真假同性恋的区别
  • 相关阅读

      同性恋不是天生的,他可能是挫败感强烈的产物  变性手术的代价太大,不要轻易去尝试
      同性恋妻子的苦痛,有谁懂  情感受挫的他成了同性恋
      他们这是要干嘛  男朋友爱上了自己的朋友,这要怎么办
      由小学生性教育课普书引起的科普(二)  由小学生性教育科普书引起的科普(一)
      谈“艾”色变,不是恐艾又是什么  “我的丈夫变成我的妻子”新闻有感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