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亲子教育 >> 正文

亲子教育

孩子成绩不好,非智力因素是关键原因

2015/8/3 14:45:49 编辑:心灵花园

  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原因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归结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普遍对非智力因素的关注比较少。其实,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并不是智力因素造成的,真正在作怪的是非智力因素占了大多数。学习焦虑就是非智力因素中的一种。对焦虑进行研究,了解其表现特点,探讨其内部运行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理论上,可以为进一步探明小学生思维过程及发展规律提供一些实证依据。在实践上,可以为优化基础教育提供实证材料。
   焦虑是一个情绪变量,一般认为个体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受到威胁,使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一般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度三种。研究得出中度焦虑能使学生的神经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对学习有帮助。低焦虑的学生一般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作业敷衍了事,不思进取。高度焦虑,也称过度焦虑,分为两类。一类是素质性焦虑,这类学生大多都有多动症,注意力极不集中。另一类是境遇性焦虑,即由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重大刺激,如父母离婚、在重要的考试中失误等引起的数学焦虑。
   (1)为学生找到焦虑产生的真正原因
   适度的学习焦虑是有益的,能帮助学生正确学习,过度焦虑或低度的焦虑才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教师首先要会区分学生的焦虑是否过度或过低,是否对学习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在帮助学生分析时,方法要恰当,要以朋友的形式出现,真正成为学生的帮助者、支持者,让学生信任你,这样他们才会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找到焦虑的真正原因,有利于我们端正对学生学习焦虑的认识,就能选择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更好地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焦虑,恢复他们对学习的自信。
   (2)注意心理的沟通,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
   我们知道师生之间和谐的心理氛围很重要,当师生之间处于这种状态时,很多学生就会把自己的情况主动告诉老师,这样易于教师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学生的情况。
   1.要正确处理学生的不良言行。处理时方法要适当,不要一味地训斥、责骂,这样只会让学生对教师的教育产生排斥感。因此,面对学生的不良言行,既不能不闻不问,听之任之,也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而是要耐心细致的进行批评教育,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自身言行的错误。
   2.要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相处、交流。大部份数学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很少参与班级管理,而每一节课都有相应的教学任务,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师生之间交流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在课余时间一定要多和学生接触、谈心,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这样,师生之间的感情就会越来越亲密,学生也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和谐的心理氛围就形成了。
   (3)要注意教学的内容、方法尽量多样化
   1.可以选择学生生活中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
   要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作为教学内容,也可以是社会中的热点话题、趣味问题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可以消除他们对学习的神秘感和恐惧感。
   例如:在教学时,我先问:我们这幢教学楼有几层?每层有几个教室?每个教室有几盏日光灯?学生回答后,让他们根据这几个信息提问题,然后我选择和连乘应用题有关的问题板书教学。这样的引入,学生一下子发现,原来他们学习了三年的教学楼里还藏着数学问题,每天抬头能看见的日光灯也能让他们学到数学知识,学习兴趣马上就激发出来了。这节课后来的问题解决得非常顺利。而且从这以后,学生还经常会告诉我他在哪里发现了问题,并把它用数学方法解决了。这让我感到很高兴,因为学生从心里接受了数学,这样的人就不会产生过度的数学焦虑,他是喜爱数学的。
  2.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交流一些知识
   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开展观察、实验、交流等活动。
   在这种不同类知识的转折处,教师尤其要注意教学方法,尽量避免学生因为接受不了新知识而产生焦虑。
   3.介绍有关的背景知识
   学生一般都比较爱听故事性较强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适当的地方插入介绍一些有关的小知识、小典故,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
   4.及时给予小学生适当的评价
   对小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做到:适时、适当、适人。
   适时,就是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一旦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优点要及时表扬。反之,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出现了不当或错误之处,教师也要及时指出,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正意见。同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教学机智,及时给予过程性的评价。适当,就是教师的评价态度和语言不能过激,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过于平淡,引不起学生的注意。要以理服人,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错误之处,要在批评中蕴涵鼓励。教学要因材施教,适人也是这个道理。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这个人的评价方法。如有的学生解题能力不强,但是他回答问题比较有条理,教师就可以肯定他这方面的优点,同时指出他的问题所在,提出改正的方法。对于个别低度焦虑症的学生,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多关心,多帮助。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教育孩子,鼓励比表扬更好
  • 下一个信息: 怎样护理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
  • 相关阅读

      拥有自已的读心术  用高科技仪器,分析人的心思
      读心能力,人生来就有!  应对迟到综合症的四个小妙招
      来自原生家庭的诉求模式  让孩子自主玩耍并给与足够的材料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要素  关注全托儿童的心理陪伴
      让孩子远离“电子海洛因”  小心闺蜜设下的心理“陷阱”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