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家庭关系 >> 正文

家庭关系

家庭暴力的常见错误

2014/5/14 14:14:00 编辑:心灵花园

    对家庭暴力的误解
    1.家庭暴力不会常常发生,即使偶而发生也不会恶化。 事实:有太多的家庭暴力因为受害者的个人观念或社会认为是家务事的状况下, 而很少公开,因此实际发生的案件数远大于报案的数字。而且,一而再、 再而三的暴力行为往往是得寸进尺,越演越烈的。
    2.只有低收入户、特定的种族、宗教、教育程度低的人,才会发生家庭暴力。事实:家庭暴力存在于各种经济、教育、种族、宗教背景的家庭中。
    3.酗酒是造成家庭暴力的最大原因。事实:许多施虐者并没有酗酒的习惯。
    对受虐妇女的误解
    1.受虐妇女不是自己犯错在先就是有被虐待狂,而且教育程度必然很低。 事实:许多受虐妇女长期扮演着委屈求全的好妻子、好母亲的角色,而施虐者仍然我行我素。即使受虐者继续留在婚姻中,也往往是为了孩子、经济因素或背负了传统要求〞好女人〞必须维系整个家庭的责任等等原因,而不得已继续留在暴力关系中,绝对不是有被虐待狂。另外,受虐妇女的教育程度从小学到博士都有。
    2.受虐妇女似乎很神经质,要不就是精神失常。 事实:由于遭受暴力的长期压迫,使得受虐妇女不得不采取一些看似不太寻常的生存方式,究其原因其实是长期的焦虑、恐惧、紧张造成极度的无助、敏 感、依赖等心理症状,进而产生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反应。适当的心理辅导可帮助受虐者重建愉快自主的生活。
    3.受虐妇女往往会再选同样暴力的人作为配偶。 事实:只要受虐妇女成功的走出家庭暴力,他们通常会更审慎地选择下一个伴侣 。
    4.受虐妇女大可以一走了之,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事实:由于许多受虐妇女抱持着相保守的家庭观,常一味地认为自己必须为整个家庭健全负完全的责任,再加上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或想要离开但施虐者却扬言对其不利,因此,受虐妇女常常在真正离家前有许多的挣扎。
    5.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即使不堪虐待,也要继续忍不去。 事实:光是目睹暴力,就足以对孩子造成巨创,绝非受益。一个完整而不健全的家,孩子通常只是
另一个受害者。
    对施虐者的误解
    1.施虐者没有能力改变或控制自己的暴力行为。 事实:只要施虐者愿意接受心理谘商或治疗,学习新的行为来解决问题是相当可能而且有效的
    2.施虐者对所有的人,都是暴力相向的。 事实:许多施虐者只在家中施暴,在其它的社交场合却可能是非常温文有礼,言行都有分寸的人。
    3.施虐者有精神病而且对自己的暴力常是乐在其中的。 事实:研究已显示施虐者之身心状况与常人无异,而在暴行后,施虐者甚至常后悔自己的冲动行为,但是若不经过治疗,施虐者是很难终止其暴力行为的 。
    4.施虐者必然是失败者,少有成就,而且缺乏爱心、长相凶暴的人。 事实:有许多施虐者是医生、律师、政治家等专业人士,而且长相斯文体面,甚至有时施虐者是相当善体人意,颇有情趣的。
    对受虐儿童的误解
    1.不打不成器,怎么打都是为孩子好。 事实:父母亲以教养子女为名,而对子女形成虐待时,已不是为子女好,而往往是因父母不知如何处理其本身的情绪压力。
    2.父母通常会适时控制自己,而不会造成孩子的伤害。 事实:当父母为发泄个人情绪压力而施虐子女时,往往是非理性的行为,有时甚至不能或不愿克制自己。
    3.受虐儿童青少年必然有错在先,才会被虐。 事实:施虐父母的非理性行为与子女的行为无关。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女性婚后八种心理
  • 下一个信息: 恋爱心理:小心闺密搞砸你的爱情
  • 相关阅读

      小心闺蜜设下的心理“陷阱”  妻子的举止为何让丈夫厌烦
      妻子如何应对疑似出轨的丈夫  童年受虐形成的心理伤害
      读懂心理需求才会默契  好人借钱必还,孬人还钱很难
      对一年级的孩子家长有哪些好的教养方式  太依赖社交软件怎么办
      为何我们不懂去关心正在老去的父母  我不想要女儿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