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成长咨询 >> 正文

成长咨询

警惕那些不合理的心理逻辑

2014/7/28 14:28:55 编辑:心灵花园

      痛苦本书是一个信号,他们告诉我们问题发生了,应该去改变了。如果只是一味得减少痛苦的话,那就是在逃避,是不利于心灵的成长的。当我们痛苦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降低痛苦。但痛苦本身是一个信号,它告诉我们应该去改变。
  这和身体的痛苦道理是一样的。当我们肚子痛的时候,最好不要先服用止痛药,因为那样如果让身体麻木的话,医生就很难知道是哪里的内脏出了毛病,从而无法达到治疗的目的。心灵的问题也是一样的。
  太痛苦往往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痛苦,太痛苦又导致我们逃避痛苦,恐惧痛苦……最后我们却忽略问题自身,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果要带着心理问题去生活的话,我们就要改变一些对疾病的错误认知。
    错误认知一:“我是天底下最不幸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每个人的心理问题都有大量的“同道”。但人们往往不这么觉得,总以为自己的痛苦是独一无二的,感叹“为什么糟糕的总是我”,将自己的痛苦或者问题放大,并把它当做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并且一心想去就纠正它。
  这样的原因,是因为有心理问题的人总以为自己的问题是洪水猛兽,不敢让它暴露出来,但是封闭了自己的同时也封闭了问题。久了以后,就觉得自己是天下独一无二不幸的人。
  不管是什么样的心理问题,都能找到同类,总有别人和你一样得不幸。
    错误认知二:“痛苦都是因为现在”
  一个女孩写信告诉我,谈只谈过一次恋爱,分手后就不想再恋爱了,因为“我害怕那种坐着云端突然调入低谷的感觉,我很害怕”。
  很多人在恋爱中分手,然后又开始新的恋爱,那偏偏为什么这么女孩不敢再谈恋爱呢?
  一般来说,我们的人格都是童年形成的。这个女孩在童年应该遭受过眼中的分离时间。比如父母很小的时候离开过他,甚至再也没有回来。这种分离成为一种无意识埋在心底,分手则唤起了他的无意识,再次诱发了他的分离焦虑。所以,他就“累觉不爱”了。
  但这个女孩的逻辑却是合理的,再次恋爱也一定会引发他的创伤。
  但是如果她能觉察一下,这种恐惧和愤怒是怎么来的,她就会知道,痛苦并不一定跟当下的事件有关。
    错误认知三:“要用一切方法消灭痛苦”
  心潮心灵花园心理专家顾歌老师提出的“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顾式疗法成为治疗强迫症、社交恐怖症等心理疾病的一种非常流行、有效的疗法。
  国内著名口吃矫正专家XX,他自己以前就是一名严重的口吃者。他是在进行自我治疗的时候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现在我更加坚信心理专家顾歌的表述——“逃避问题及其痛苦的倾向是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我们想逃避痛苦,而痛苦又是我们的一部分,所谓的逃避,只是自我欺骗,我们以为看不到了,其实只是我们甩不掉的尾巴。
  而那些直面痛苦的人,每一次面对都是成长。
    错误认知四:“我能操控一切”
  我们经常以为自己能够控制一切,这种认识是强迫症、口吃等等产生的真正原因。
  一位青年写到:
  “我是一名就业已经六年的普通人,但是我一直希望大有作为!
  “但是我很多时候不能集中注意力思考自己要思考的问题,并且往往会走神,这样的效率就很低下,我想问你,如何才能集中注意力?”
  一位年轻妈妈说:
  “我爱我的孩子,但是我居然会有掐死他的念头。我想我一定是疯了。所以我想拼命压制这个念头,我现在都不敢抱孩子了,怕自己无法控制。”
  他们都以为自己能控制自己的一切。男青年走神就会觉得影响自己的追求。妈妈觉得爱孩子就不能产生"掐死它”念头。
  潜意识的特点是越想控制,越无法控制。
  一个人的潜力无限,但一个人的意识能直接控制的范围却很有限。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要和潜意识过不去,负责它真的可能成为问题。
错误认知五:“没有它我就很幸福了”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过度关注一个问题,那这个问题很可能就会成为替罪羊。
  比如有一个断了手指的学生,他的问题是,我这辈子都毁在了这个手指上。
  真是会这样吗?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他有这个手指,人生就一定ok?显然不是的。
  有的人把矮当做替罪羊,有的人把丑当做替罪羊,他们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了一个地方是,并且产生了幻想“如果……一切OK”。
  你最在乎自己的什么缺陷?好好思考一下,它有没有成为你的替罪羊?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告别你的强迫性重复
  • 下一个信息: 心理学学什么?
  • 相关阅读

      为了孩子,家长可以这样表达自己的爱  完美主义是不存在的,不纠结更健康
      怎么去形容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比较贴切呢  面对内心的疼痛,我们怎么可以置之不理
      世上没有绝对,绝对的是你对事物的看法  用心理学去体会世界的精彩
      用优越感撑起的友谊注定不会长久  因为理解,所以用心
      你的内心还住着一个小孩  喜欢他人从接受自我开始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