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新闻快讯】
【心理新闻】
【心理故事】
【媒体活动】
【媒体报道】
【心理沙龙】
【心理沙盘】
【经典博文】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 正文

媒体报道

去谁家过年?小夫妻闹到要离婚

2014/5/13 14:34:11 编辑:心灵花园

    2009.01.22      A02版:看点 稿件来源:新闻晚报
    异地婚姻,过年去哪里过?记者日前从本市一家律师事务所获悉,春节临近竟有一些年轻夫妻前来咨询离婚事宜,而导火索竟是“到谁家过年”,特别是沪上一些“两地婚姻”,过年问题更成了夫妻的矛盾焦点。心理专家建议,面对压力和烦恼,白领一定要和家人朋友及时沟通排解,以免引发心理问题。
    “风水轮流转”竟惹离婚争执
    “我就是吃不消婆婆天天唉声叹气,弄得好像我把他儿子给抢了一样!”家住浦建路的徐女士刚刚结婚两年,去年春节在上海和公公婆婆一起过。小夫妻商量好今年回徐女士的老家青岛过年,机票早已订好。
    谁知随着春节一天天临近,婆婆却越来越不愿意,成天在徐女士丈夫面前唉声叹气,回忆此前一家人过年如何团聚,如今却要老两口守着电视机过年。
    徐女士因一些琐事和丈夫发生口角时,婆婆不仅不从中调解,还私下和儿子说:“叫你不要找外地人。 ”同样身为独生子女的徐女士获悉后和丈夫大吵一架,甚至提出离婚。对此徐女士十分委屈:“说好一人家里过一次年,风水轮流转,我的父母就可以守着电视机过,他们就不行? ”
    “两地夫妻”春节分还是聚
    据普陀区离婚劝和工作室工作人员介绍,来自不同城市的“新上海人”结婚的越来越多,过年回谁家也成了摆在这些小夫妻面前的难题。一些夫妇也采取了积极应对办法,如各回各家或让两家老人到上海来团聚,但仍然难避免矛盾发生。
    来自安徽的王先生和老家在江西的岑女士婚后曾约定,有孩子之前每年春节各回各家。然而才坚持到第二年,双方的父母都不乐意。去年独自回家后,王先生的亲朋好友纷纷私下议论,“新娘子嫌弃小地方”、“大男人连老婆都搞不定”。连事先答应媳妇回娘家的王先生父母也犯了嘀咕:“媳妇怎么这么不懂事”。那边厢岑女士日子同样不好过。
    父母争抢小夫妻累坏年轻人
    今年春节,家在福州的曹先生和家住绍兴的黄女士制定了一套 “完美”计划:小年夜两人赶往福州陪曹先生父母过年,年初一两人再杀回上海转车绍兴陪黄女士父母过年。对此两人颇有些无奈:“人人欢天喜地的大年初一,我们基本辗转在各类交通工具上了。 ”
    面对双方父母节假日尤其是春节期间的“争抢”,不少年轻夫妻坦言十分疲累。 “过节就是负担。 ”市民罗女士表示,平时工作十分繁忙,等到节假日想休息,却要考虑到谁家去。两人常常为此发生争执:“以后我孩子结婚,一定要找个对方家在同一城市的。 ”
    一些律师表示,面对这些因“甜蜜负担”前来咨询离婚事宜的小夫妻,他们还是以劝和为主。随着独生子女陆续进入婚恋期,到谁家过节正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一些律师建议,面对这样的矛盾,无论是夫妻还是双方父母,都应多点宽容心,促进问题解决。
    “过年矛盾”案例年年攀升
    “很多独生子女开始成家,去谁家过年的问题会越来越普遍。”昨晚10点多,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顾恺颉放下热线电话叹了一口气,类似的案例他最近已经碰到近10例。
    顾恺颉告诉记者,致电咨询的是一对来沪发展的外地白领。丈夫白先生来自云南大理,妻子小夏来自山东。在电话里,小夏向顾老师倾诉,为了去云南还是去山东过年的问题,小夏和老公从商量发展为争吵,最后变成僵持。昨晚,小夏通过114查询到心理咨询电话,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顾恺颉说,过年全家团圆是中国人的老传统,大年三十晚上的一顿年夜饭更是重中之重。过去老人膝下有多名子女,过年总有孩子在身边。到了近两年,随着80后独生子女进入结婚高峰,小两口到底去谁家过年常会引发一场争执。 “如果双方父母都在上海,小夫妻还可以把两家人都召集在一起过年,但如果有一方或者双方父母都在外地,这个矛盾就难调和了。 ”

    新闻原文参考:http://www.chinanews.com/life/news/2009/01-22/1538780.shtml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解放求医,顾老师精彩问答
  • 下一个信息: 年底应酬不断患上“恐酒症”
  • 相关阅读

      信息时报:非虚构抑郁咨询手记  各项指标都正常,也会身体不适?
      上海中学生报:别叫自己小透明  心潮八周年庆典——总经理致辞
      “感恩·成长”---心潮8周年庆典圆满举办  埃里克森:人生心理发展的8个阶段
      北京晨报:美在爱与接纳间  山东商报:抑郁会不会自行走开?
      城市导报:“关注心灵档案”系列讲座财大开讲  燕赵都市报:着陆——评《一个抑郁男孩的30小时》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