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听众留言,家里有一个上5年级的小学生,是个男孩,天生活泼好动,在学校上课,班级老师都认为踏实活跃分子,经常有过于激动的表现,比如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还时不时地影响到周围的同学,周围的同学被我家这个小男孩影响之后,课堂纪律就很糟糕以至于老师没有办法上课。就这个问题,老师和家长反馈过很多次。作为孩子的家长,认为孩子这样的行为有多动症的嫌疑。
对此,心理咨询师认为,所有带“症”的问题都需要有专业人士的评估鉴定才能够下结论,作为孩子的家长不可以因为自己的主观臆断而妄下结论。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另外很多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像有些孩子看到人多的场面会莫名激动,有表演的天赋,这在社交场合中属于不怯场的表现,看到人不会有过多的紧张。从这一方面来看,这是一件好事啊。
所以,我们先不要给孩子的一些行为套帽子,怎样遵守相应的环境规则,是需要大人们细心以及耐心的教育才能够达到的。有规则必定有奖惩。孩子做得好要给到他们相应的奖励,就好比这位听众家里的男孩,若是能够上课认真听讲,那么父母就可以给他相应的奖励,反之则是相应的惩罚。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的内心有一种准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另外,作为孩子的家长,父母可以多看到孩子好的一面,对孩子的引导要向上,也就是向好的方面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