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咨询师杂谈 >> 正文

咨询师杂谈

心理专家谈利他主义:助人亦助己

2014/11/30 9:13:42 编辑:心灵花园
  助人者劳心费力,自掏腰包,甚至甘冒生命危险,救的是自己素不相识、未来也很可能不会再见的陌生人。如果人人都是经济学里的“理性人”,衡量得失后,理应袖手旁观,只求自保。不过,古今中外,舍身救人例子屡见不鲜。平日,我们也常在明知没有回报的时候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如捐款、献血、做志愿者、为陌生人指路等等。
  这些善意之举,明显违背传说中的“自私人性”。不过,这些举动无疑让我们所在的社群变得更温暖,因此,心理学研究者早早就盯上“利他主义(Altruism)”这个主题。试图研究人为什么无利可图也愿意帮助他人。
  “社会交换理论”提供了一个解释,助人其实也能带来报偿。报偿分两类,外部报偿与内部报偿。助人者能获得众人称许,能提高社会声望,如果你帮的是血缘亲戚,还能增加自己基因的流传几率……这都是外部报偿。另外,人有互惠本能,受恩惠者往往希望报恩,“忘恩负义之徒”会受到排挤,因此,助人者很可能在未来因为自己的善行获得回报。陈光标坚持自称“中国首善”,这种宣扬给他带来的好处不胜枚举。
  内部报偿也同样重要。我们做完好事后,往往觉得自己更有价值。当我们带给别人好心情,自己的情绪也随之提升。2007年,俄勒冈大学的神经学家和心理学家找来一群19岁女学生,给每人开一个100美元的账户,并告知实验结束后账户里剩下的钱全部归她们所有,然后再让她们看当地一个给穷人提供食物的慈善组织账户,告诉她们可以主动给慈善组织捐款,另外,还有个计算机程序会随机替她们捐款,有时程序还会再给她们的账户分发金钱。
  利用磁共振成像观察大脑发现,学生们大脑的奖励中心非常活跃,程序多给她们发钱时她们固然高兴,但在程序替她们捐款给慈善机构时,她们甚至更加高兴。这个充满人性光辉的研究最终发表在《科学》上——慷慨的女学生们如果知道她们帮了研究者这么个大忙,大概会更加高兴。
  帮助他人能带来快乐。“乐于助人”这四个字还可做另一种解释,就是“快乐的人更会帮助别人”。心理学上的研究也确实显示,当我们心情良好时,特别愿意为他人排忧解难。如此循环往复,越做好事越快乐,越快乐越做好事……结果就是,一个人开始做好事后,说不定会“根本停不下来”。不过,快乐情绪对健康带来的好处不可小觑。有研究显示,压力会增加死亡风险,但那些在压力下仍然坚持助人的人,死亡风险却不会上升。自然选择给的这份回报,足以提升“助人基因”在人群中的频率。
  在成人身上做的种种实验都显示,“助人乃快乐之本”。不过,研究也显示,年幼的小孩还不能体会到这种快乐。我们似乎天生就能知道“接受帮助”的好处,但“帮助他人”的好处,则是随着大脑社会化而渐渐习得。鼓励孩子帮助他人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孩子不情不愿,也绝不代表这个孩子天生冷血——很可能是他还没到懂得助人之乐的年纪。等到小孩慢慢长成一个快乐的大人,他也会不假思索地做出许多善行,就像7月5日那群友善、勇敢、亲社会的杭州市民一样。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心理咨询师谈工作疗法
  • 下一个信息: 处理日常生活中负面情绪的攻略
  • 相关阅读

      平时无聊了能做什么  心理咨询案例:“家暴”中感知存在
      心理咨询案例:他背叛,我买单  心理学告诉你美究竟是什么
      我害怕结婚怎么办——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为什么痛的时候喊痛就似乎不那么痛了?
      为什么疼的时候要哼哼哇哇?  为什么流泪?
      网瘾算不算精神疾病?  网瘾是福是祸?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