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学生园地 >> 正文

学生园地

关注高考生的考后心理

2014/6/27 10:06:57 编辑:心灵花园

    【案例描述】  
    小亮是我朋友的孩子,是北京某重点中学实验班的高三毕业生,在班里学习属于中上等水平,今年刚参加完高考。他父母都是“985工程”大学毕业的高级知识分子,平时对孩子要求严格,期望值也非常高。小亮“一模”成绩523分、“二模”成绩536分。填报志愿时,他想把北京工业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放在本科一批的一志愿A和B,但是父母反对,非得将中国石油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放在本科一批的一志愿A和B。这让小亮在考前就有些焦虑,生怕考试发挥不好,考不上想去的高校。高考后,小亮觉得题目有点儿难,粗算一下,觉得能考500分左右,达不到预期目标,于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大哭了一场,觉得自己想上的大学没有指望了。现在小亮整天闷闷不乐,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就连平时喜欢的体育赛事转播也懒得看了;天天呆在家里,不愿与亲戚、同学接触,情绪非常低落。看到儿子这副模样,我的朋友非常担心。为了让儿子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他特意提出带儿子到北京周边的度假村旅游,可儿子却说没兴趣,并表示成绩不出来,干什么都没劲。  
    【专家分析】  
    在高考后到出分数线前这段时间里,无论是考生还是父母,期待中伴有焦虑,已经成为一种心理常态。考生在后高考时期容易产生突发性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现象。因为尽管高考已经结束,但考生还要承受许多心理压力,还有许多潜伏的心理危机,有些可能“一触即发”。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考后更需要呵护和关爱。  
    许多考生在考后会出现患得患失的状况,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错、期待值比较高的考生。在等待录取的日子里,不确定性会让考生更加焦虑,一些心理素质弱的考生焦虑情况会持续并加重,比如有些高考生会由焦虑到失眠,再从失眠到焦虑、到抑郁。因此,及时调节考生考后心理尤为重要。  
    考生参加高考都想得到理想的结果,不愿看到失败的结局。这种心理的单向强化增强了考生心理的脆弱度。而且考生的大脑皮层对情绪的抑制作用机制发展得不够成熟,还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对成功的过分追求,对胜负的过于关注,对失败的过度恐惧,都使得他们在害怕失败的精神压力下,心态失去平衡,忧虑与悔恨的情绪就自然而然出现了。  
    高考结束后,考生忽然从紧张的学习状态转变到时间可以任意支配的放松状态,反而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而这之后,他们还要承受成绩公布的压力,焦虑能被哪所大学和专业录取,面对周围人的各种询问,思考今后的前途、命运、生活等关于成长的问题。这么多事情接踵而来,产生焦虑、不安是难免的。应当指出,高考后,父母的态度对考生心态的影响相当大,有时甚至会远远大于成绩本身。作为父母,更要适时调整心态,带领孩子走出“后高考心理”阴影。  
    【心理专家建议】  
    第一,父母不仅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还要用行动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父母要先平静下来,用理性的态度对待孩子,鼓励孩子把担心和痛苦说出来。  
    第二,父母要帮助孩子澄清压抑在内心深处的心理问题。父母可以明确告诉孩子,自觉地、严格地审视自己的考试是好的,要善于从考试的失利中总结经验教训,并且告知孩子人生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遇到失败,悉心帮助孩子分析失败原因,找到差距。  
    第三,父母要有意识地创造宽松而温馨的家庭氛围。父母首先要从失落、烦恼中走出来,有意识地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帮助他选择今后的道路;其次,要让孩子知道,全家人都和他在一起,为他打气,共同面对问题;再次,不要明显地流露出过分的关注和担忧,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机会发泄情绪;最后,也可以请一些孩子平时比较尊重、信服和愿意交往的人与孩子交流,给孩子以适量的宽容、爱护与指导等。  
    第四,父母要想方设法引导孩子走出狭小的生活空间,找机会与孩子一起外出旅游;可以一起观看世界杯比赛,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找一些名人传记,让孩子看看有成就的人是如何对待挫折的。  
    第五,父母要引导孩子离开令人不愉快的情境,如不要过度关注与高考有关的消息、谈论与高考有关的话题等。只有让孩子远离不健康的心理情绪,才能加强孩子自我调节,顺利度过这一心理关口。
    (北京考试报)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心理医生研究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 下一个信息: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 相关阅读

      帮助孩子寻找心理平衡点  孩子找借口逃避学习,家长怎么办?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孩子长期宅在家里怎么办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孩子爱顶嘴怎么办
      发现青少年早恋怎么办  什么样的学生容易早恋
      学生早恋怎么处理  中学生应该知道的十句话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