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心理氧吧 >> 正文

心理氧吧

长期使用电脑会抑郁,怎么办?

2015/9/23 10:29:01 编辑:心灵花园

  最近有研究表明,较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人比正常的人群更加容易患上抑郁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避免网络成瘾
  由于整天使用电脑,很多办公族出现网络成瘾的症状,离开电脑回到正常的生活中会出现一些行为障碍。
  网络成瘾是指因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引起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具有网络成瘾的患者往往没有一定的理由、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国际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以致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生活中出现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其典型表现主要为: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大量吸烟、饮酒和滥用药物等。
  同时有研究认为网络成瘾与其他精神心理问题如抑郁、冲动控制障碍、低自我评价等,或者与糟糕的社会关系、缺乏朋友、对外表的不满和残疾等个人生活因素有关。具有成瘾倾向的个体在患网络成瘾前有明显的个性特质,如过分害羞、内向和社会退缩等。
  专家指出,由于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疲劳,引起头部发紧;感到精力不足,自觉“心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记忆力和理解能力下降;整天绝大部分时间面对机器,与人缺乏交流,造成缺乏生活热情,接受新事物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减弱,没有创造力和事业心;生活简单随便,很难提起兴趣;变得敏感多疑,自我中心,忌妒心重,容易因一些小事与人争执,或因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而耿耿于怀;固执己见,没有改变现状的愿望,没有兴奋感,情绪始终没有高潮期等。
  二.易患焦虑及抑郁症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2亿多网民中,约有1140万人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约占网民人数的6%左右。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发病年龄介于15-45岁,男性占发病人数的98.5%,女性占1.5%。
  这里提到的“心理死亡(早衰)”与“网络心理障碍”的范畴存在一定的交叠。有研究发现,长期较长时间使用电脑的人比正常人群容易患上焦虑症、抑郁症及强迫障碍等心理疾病。“用多了电脑,的确容易发生多种情绪障碍。”专家指出,所谓的这种“心理死亡(早衰)”跟网络成瘾有着莫大关联,二者有相通的地方。
  三.合理欲望“活力剂”
  经常长时间使用电脑,确实需要防止心理早衰,首先,保持合适的欲望,拥有快乐的心态。有一个寓言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个道理。一个渔夫打鱼若干后休息去了,路人问:“为什么不继续打鱼?”渔夫答:“已经够养活自己了。”路人说:“继续打鱼可以攒钱买新船、雇人、开公司、买别墅,然后舒舒服服躺在海边晒太阳。”渔夫答:“可是我现在已经在海边舒舒服服地晒太阳了呀!”所以,生活是否快乐,由你自己做主。
  其次,多跟亲人、朋友联络,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增进感情。亲人是最安全舒适的交际对象,“常回家看看”不仅仅是歌里唱的,维护心理健康也应该从融洽家庭和睦关系入手;此外,每逢周末、节假日、纪念日,除了发短信、打电话问候友人,何不尝试用最“原始”的方式:约几个朋友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或者到咖啡厅、酒吧坐一坐、聊一聊。很多人以工作太累为由,放假了就闭门不出,反而没有出去散散心得到的放松效果好。
  另外,运动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兴奋性、均衡性和灵活性。而且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能大大释放心理压力,缓解疲劳,防止防止使用电脑过度带来的忧郁症等心理疾病。相信朋友们已经了解了常用电脑的危害,希望朋友在日常的工作中多多注意,并且加强锻炼,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抑郁怎么办,运动饮食穿靓衣
  • 下一个信息: 七岁真的能预测人的一生吗?
  • 相关阅读

      来自原生家庭的诉求模式  夫妻关系失衡是产生乱伦行为的重要诱因
      健康小孩学习好  快乐运动 健康成长
      唤醒孩子成功的愉悦感  用心理学经营婚姻情感
      如何疗愈考试焦虑  关注孩子成长的时间表
      妻子的举止为何让丈夫厌烦  妻子如何应对疑似出轨的丈夫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