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心理氧吧 >> 正文

心理氧吧

如何控制我们的情绪?

2015/7/9 11:09:57 编辑:心灵花园

  高兴、喜悦是积极情绪,紧张、恐惧、愤怒是消极情绪,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划分,不是直接依据情绪的不同性质,而是根据情绪对人产生的不同作用来区分的。凡是对人的行动起促进、增力作用的情绪叫积极情绪;凡是对人的行动起削弱、减力作用的情绪,我们就称之为消极情绪。心理专家说: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
  培根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毁掉人间的好东西"。嫉妒是人生中一种消极的负面情绪,它不仅容易使人们产生偏见,还能影响人际关系。荀子说:"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嫉妒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更是损坏人们身心健康的一大罪魁祸首。所以,要正确看待嫉妒心理,积极地对它进行矫正。当嫉妒心理萌发时,或有一定表现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从而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这就需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快乐是治疗嫉妒的一剂心药,就像嫉妒者随时随处为自己寻找痛苦一样,要善于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的快乐。如果总想着和别人比起来,自己可能得到的欢乐少,或是自己的那一点快乐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他只能永远陷于痛苦之中、陷于嫉妒之中。快乐是一种情绪心理,嫉妒也是一种情绪心理。何种情绪心理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靠人来调整。
  有这样一个关于佛陀的故事。一次,在旅途中,佛陀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有好多天,在很长的一段路上,那人用尽各种方法诬蔑、诋毁、折磨佛陀。在路的转弯处,佛陀问那人:"假如有人送你一份礼物,可是你拒绝接受,这时,这份礼物应该属于谁呢?"那人答:"这还不简单,当然属于送礼的那个人。"只见佛陀笑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不就是在骂自己了吗?"于是,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不妨运用正面联想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每当情绪激昂到达巅峰时,都会同时注意四周所有相关的事物,这种过程称之为"'联想"。例如,每当你听见某首特定的歌,便会想起过去与自己相关的友人,这是因为情绪到达巅峰时,这首歌正好也同时在背景出现。你的心理和身体是相互联系的,因此每当听见这首歌,便会立刻忆起当时的心中的情感。
  当我们产生了负面情绪时,最好不要去抑制、否认或掩饰它,更不要责备自己,对自己生气。我们要先坦然地承认并且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论它是沮丧、愤怒、焦虑还是敌意。生活中,每个人产生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它提醒你对现状要有所警觉,是改变现状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人不为自己的成绩差而沮丧,他就不会想努力学习;如果一个人不为和别人的矛盾而苦恼,他就不知道自己的人际交往方式需要调节。所以,不要怕产生负面情绪,也不要否认或逃避。要首先接纳它,然后再想办法解决引起负面情绪的问题。
  我们不妨对自己说:"不论我产生什么样的负面情绪,我选择积极地正视、关注和体验它,我将从中了解自己的思想和问题,并给以建设性的解决。"此外,我们还要无条件地接纳自己。绝大多数人从小就受到种种有条件的关注,或者严格的管束,致使很多人以为只有具备某种条件,如:漂亮的外表、优秀的学习成绩、过人的专长、出色的业绩等等,才能获得被自己和他人接纳的资格。于是,很多人因此背上了自卑的包袱。由于曾经被挑剔,也就逐渐习惯于用挑剔的目光看待自己,越看越觉得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学习做自己的朋友,站在自己这一边,接受并且关心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一切。我们不妨对自己说:"不论我有什么优点和弱点,我首先选择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为何对越亲密的人越没耐心?
  • 下一个信息: 如何拥有一个平和淡定的好心态?
  • 相关阅读

      来自原生家庭的诉求模式  夫妻关系失衡是产生乱伦行为的重要诱因
      健康小孩学习好  快乐运动 健康成长
      唤醒孩子成功的愉悦感  用心理学经营婚姻情感
      如何疗愈考试焦虑  关注孩子成长的时间表
      妻子的举止为何让丈夫厌烦  妻子如何应对疑似出轨的丈夫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