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心理氧吧 >> 正文

心理氧吧

都市人为什么不安全?

2014/5/28 11:02:03 编辑:心灵花园
是我走在大街上,恍然发现自己衣不遮体,非常尴尬羞愧。”
    为了不让不良情绪干扰到自己的复习,杨希找到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
    原来,从心理学上来看,她反复做的两个梦正是典型的缺乏安全感的梦。拿潜在水中的梦来说,梦中的“水”是杨希在潜意识里温习胎儿时期母亲腹中的羊水,那种舒适的感觉正是胎儿时期她在母亲腹中的感觉。按照佛洛依德的说法,梦是愿望的达成,正是她极度需要这种舒适感才会在梦中有所体现。
    杨希父母给她创造的优良环境,可比作今天发展得比较“安全”的社会,其他同学所处的不良复习环境,可比作过去相对“不安全”的社会。虽然客观上前者优于后者,但由于风险性的增加,人们    反而更加没有安全感。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
    但现实是,近几年来,“心理亚健康”却逐渐爬上热门词汇的排行榜。在网络上随意浏览论坛和博客,就会发现到处都是人们对不安全感觉的文字发泄。
    在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现象,当一个和自己不太熟悉的人渐渐逼近的时候,人们会逐渐感觉压力的加大。同样,当渐渐走向一个与自己不太熟悉的人,对方也会突然后退几步。
    这个会带给人压力的距离被称为心理安全距离,人们之所以会感受压力或向后退,是因为心理安全距离被侵犯。
    人们在地铁和公车上选择靠边的座位,就可以在一端隔绝掉外界入侵的风险,这样可以增强心理安全感。
    当今人们的心理安全距离在逐步加大,从许多细节上都能看出人们在极力维护自己的空间,例如很多人养成了戴帽子插口袋的习惯,一旦没有帽子和口袋,就会觉得心里没底。
    越来越多的人安全感丧失,导致心理亚健康,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找到心理咨询师寻求心理解脱的原因。
    根据社会心理学,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不但是心理距离也是利益距离,越过那条自我保护的底线,就会引起警惕、预防甚至反击。
    现代社会人们对利益诉求加强,因此对外界的侵犯也会格外敏感,心理安全距离必然会加大。举例来说,近两年在市区街头出现这样一些人,他们从路上拦住一个人,向此人讲述自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目的是要对方给一些车费,或者去某个地方买些食物。从表面上看,这里面牵扯的利益关系只有一、两块钱,但是在各种各样骗局盛行的今天,人们无法对这些“可怜人”建立信任感,更不知给了他们车费或食物后是否会有新的风险,因此许多人选择置之不理。
    利益诉求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下降,对于现代人来说,交际风险越来越高。一条曾经被用作教育幼儿的经典名言成为人们新的行为指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而与此同时,愈加独立的空间也带给了人孤独等感受。
    用“修行”剥开安全的层次
    人们住进了高楼和大房子,对门锁反而越来越不放心;人们坐飞机去世界各地,几乎没有人会不买保险……
    包括许多强迫症状,都和不安全感息息相关。比如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害怕传染病反复洗手……这些都是出于对财产和生命安全“风险”的担心而缺乏安全感。
    再放眼到社会事件,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从房价暴涨到金融危机……从吃早餐开始,妈妈担心孩子所喝牛奶有害健康、金融风暴背景下生意人担心自己的产业摇摇欲坠、租房住的外来人员担心下个礼拜就找不到自己的安身之处、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迷失在就业难的社会环境里……人们的生活稳定难以得到保障,安全感也就更难驻留在人们心里。
    从心理学上看,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不安全感。在心理学家马思洛著名的“需要层次学说”中,对人类的需要有以下划分,从下往上分为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感、得到尊重和自尊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五个需要将人的欲念概括起来,而安全感的需要程度仅次于人类的生理需要。
    防护网、灭火器……人们为了最大限度降低不稳定因素,将大力气都花在防患于未然之上,可见不安全感可以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细节。
    不安全感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基础心理特征,当它处于正常范围内,就不被当作是病态的表现。由于不安全感体现了人的防御机制,因此适度的不安全感对生活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对于过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咨询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付钞票时你在想什么
  • 下一个信息: 自杀请按1
  • 相关阅读

      产后性生活恢复从心理开始  想拥有一份美丽的心情,可以从手的呵护开始
      不随便用光照耀人  去天堂,不去医院
      读书是一种享受  记忆植入不是幻想
      当你恐惧时,请这样安慰自己  这十件事,你无能为力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友谊有距离才会长久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