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心理氧吧 >> 正文

心理氧吧

微博热背后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2014/5/28 11:01:22 编辑:心灵花园

    最新公布的《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显示,微博的访问用户已达1.2亿多。大家热衷织“围脖”背后的心理原因是什么?
    心态一:“草根”,张扬自我参与社会的途径
    微博似乎在一夜之间火爆流行。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
    三言两语就能发发感慨、晒晒心情的微博,不仅仅是“140”个字符,它提供了太多的可能性。随便说句话、发个照片,就可能成为焦点;原本默默无名的人,一不留神就能成为“微名人”,粉丝成百上千。普通百姓、名人甚至晚期癌症患者,都在通过微博展示自己的生活体验,随时记录心情和感受。不少用户每隔5分钟检查一次微博,去饭馆要把饭菜拍下来发上去,看到路边奇人怪事也要第一时间加上点评发到网上。有的甚至直播吃饭、睡觉、购物、做菜甚至夫妻吵架。
    《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到12521.7万人。在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比重约占22%。2010年影响较大的74起与微博相关的舆情案例中,有近五成存在明显的意见领袖。他们通过微博转发和评论,可以将某一事件迅速推至舆论高潮,也可以设置议题,改变公共舆论议题走向。微博的传播效力日益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谣言的滋生,比如金庸被去世、张国荣被复活等。
    以前,百姓大多数时候只是听众或观众。而在网络时代,微博使人人具有平等的话语权,有表达自我的均等机会。无论社会地位高低、职业贵贱,大家都是信息的表达者、接受者和传播者。
    其背后的含义是,“我是草根一个,也有表达自我的权利;我也需要关注,别人也要听听我的声音”。“我的微博我做主。”在强大的社会结构面前,越是感觉到异化和渺小的人,越是愿意通过微博这种形式表达自我。2010年,“打工皇帝”唐骏、“网络公厕论”创始人周立波、“肖式反射弧”的创立者肖传国等人,都遭受了微博网友的围追堵截。
    对比西方文化很能说明问题,西方人一般并不热衷于通过写微博或博客这样的形式来表达自我,也很少在网络上发表个人意见,西方人上网更多与实用目的有关,如购物、娱乐。马修·罗宾森,这个年仅15岁的“史上最牛实习生”,在摩根士丹利当实习生时发表研究报告称,绝大多数人都注册了Twitter,但随后他们就会把它丢在一边,而不会去更新,“他们还意识到,没有人能看到自己的资料,因此这些‘嘀咕’是没有意义的。”这份报告迅速震惊投资界,令那些一直为Twitter叫好的投资家们大跌眼镜。
    心态二:自我唠叨,可以及时释放负面情绪
    许多微博都记录着个人对身边事物的体验和看法,或直播正在发生的事情。有些事情即使很琐碎,但对于个人来说,仍然是有意义的。
    等车时的心情:“如果我晚点了飞机不等我,飞机如果晚点了我必须等飞机。”
    情侣吵架时的发泄:“我只想过平静的二人生活,我受不了了!!!啊啊啊啊啊………≥﹏≤”没有标准的语法,符号的“创新”只为了表达情绪。不顺心时的抱怨:“老板别扭,房东抠门,房间突然没有电了……”也有充满幽默的哲理:“如果不是因为打不过你,我早就跟你翻脸了”。“不是我瞧不上你,而是我根本没有瞧过你,因为我太忙了。”
    新浪发起的“您为什么玩微博”网络多选项投票显示,个人感情发泄以及关注明星动态分别以53%和52%的比例位居前两位。
    每个人生都是一条独特的、不可重复的河流。柏拉图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很多人希望借助微博见证个人的成长和成熟,反省自我、控制和改变自我。还有些人通过微博记录每天最有收获的事情,对于自己的工作与交往得失进行点评,适当释放了负面情绪,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心态三:“微名人”,满足被人关注、被人需要
    “我的粉丝都快500了!”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爱看恐怖片其实是心理有需要
  • 下一个信息: 心理咨询专家谈“抗逆力”
  • 相关阅读

      产后性生活恢复从心理开始  想拥有一份美丽的心情,可以从手的呵护开始
      不随便用光照耀人  去天堂,不去医院
      读书是一种享受  记忆植入不是幻想
      当你恐惧时,请这样安慰自己  这十件事,你无能为力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友谊有距离才会长久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