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心理氧吧 >> 正文

心理氧吧

父辈成功的利和弊

2014/5/28 10:30:21 编辑:心灵花园

    能给他们传授成功经验,但其光芒又会带给子女阴影。
    央视热播电视剧《贞观长歌》日前刚刚尘埃落定,其中第一任太子李承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胆小懦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最后终于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看完电视,很多观众禁疑惑:李世民这个英明、成功的“虎父”,怎么培养出如此无能的“犬子”?即使是他立的第二任太子李治,即唐高宗,也是性格软弱,把江山拱手让给了武则天。而之前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也都如此。为什么成功人士创业之后,往往会走上“一代不如一代”的固定模式呢?
    父辈成功有利有弊
    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请教了心理专家李晓文。“其实,父辈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一代不如一代’。”心理专家开门见山地说,“主要还是看家庭教育和父辈对子女的要求。”“太子”的身份既能带来益处,又能带来弊端。
    所谓益处,父辈可以成为孩子的典范,让他明白怎样的状态更易成功。这样,孩子就有了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对孩子来讲,一个成功的父辈就生活在自己身边,从心理上他不会认为其高不可攀,还可增强自信。这与普通人有很大差别。”现实中也不乏成之例,如李嘉诚、李泽楷父子。
    而弊端往往来自父辈对孩子的要求和环境的影响。“身为成功者的子女,可能会被众星捧月般捧得过高;也可能会受到很多不正常、不自然的约束;而成功的父辈,往往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要求十分严苛。凡此种种,都会让孩子受到超出正常范围的压力。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越来越累,人格也可能会出现问题。”在《贞观长歌》中,李承乾完全印证了这些弊端的存在:他被捧得很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举一动都要合乎“太子”规范;李世民更是派去好几位“严师”教导,再加上兄弟在旁虎视眈眈图谋夺位,李承乾肩上无疑压了几座“大山”。这种压力正是导致他性格走向极端的原因所在。此外,有些成功者会过分溺爱子女,这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本就少了“白手起家”的辛劳,又在娇生惯养中成长,无疑也会对他们的人格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扩大益处,减弱弊端,是打破“虎父生犬子”魔咒的关键。
    成功父亲更该关爱孩子
    其实,一个事业成功的父亲更应该关爱自己的孩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育出“虎子”,继承自己的衣钵。“孩子在童年期最需要父母关爱,如果父母能给孩子一个充满温暖、和善、关爱的成长环境,他会更容易相信和接受亲人,并向亲人学习。”心理专家说,“孩子到了青春期,就需要与父母多交流,要像朋友一样。”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还能让孩子在交流之中感受父辈的成功之处,让他们更积极乐观地成长。反之,如果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是冷漠、敌意、压制,他可能会出现一些与外界对抗的行为,以发泄不满和愤怒。
    可惜,在传统的封建帝制之下,温暖、和善、像朋友一样交流,对于李世民父子来说很不现实。这使得李承乾的行为中明显带有与父亲对抗的色彩。试想,自己的脚有病,父亲不来安慰自己。(至少史书没有提到李世民如何关心儿子的足疾),反而去偏爱另一个对“太子之位”很有竞争力的儿子,李承乾怎能不愤怒?
    孩子要主动与父亲交流
    那么,现代社会中,如果一位事业成功的父辈因为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孩子,孩子应该怎样做呢?心理专家表示,孩子应该主动去跟父辈交流,并在交流中全面了解父辈,向他们学习。除了父辈“工作办事”的能力,还应该学习父辈如何“做人”,这更有利于孩子日后性格与人格的自我完善。毕竟,父母都不会故意冷落孩子,也不会拒绝孩子提问的。但同时,父母还应给予孩子一个宽松民主的空间,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心理专家论成功
  • 下一个信息: 心理专家谈心理距离
  • 相关阅读

      让孩子自主玩耍并给与足够的材料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要素
      关注全托儿童的心理陪伴  让孩子远离“电子海洛因”
      产后性生活恢复从心理开始  孩子厌学来自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
      独立思考能力源自于父母  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我们可以这样做
      准妈妈的这个行为可能会害了孩子  为什么,他想要学心理学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