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心理书香 >> 正文

心理书香

心理疾病的策略疗法

2014/5/14 9:49:40 编辑:心灵花园
;   心理疾病患者对痛苦常取掩盖和忍受的态度。求治动机不强影响他坦诚暴露问题。对此宜指出病情发展后果引起他重视,同时介绍相似的正反事例。不过,在未确诊之前,绝不能轻率贴上××病的标签,吓唬患者更是不道德的。
    2.1.4  争取继续诊治的策略
    心理问题很难一步诊断准确,必须多次多种方法诊断。所以争取连续诊治应是一基本策略。方法有:说明心理疾病的诊治方法与生理疾病有何不同;医生对患者的痛苦表示深切理解,有决心帮助消除;选择一个最容易消除的症状首先给予缓解或消除,树立患者继续治疗的期望;签订一个阶段的合同把继续诊治确定下来,以便在继续接触中进一步确诊。
    2.2  治疗阶段的基本策略
    心理治疗过程是医患双方的一场“心理战”。患者出于疑虑、勉强及自我防御、常以不同方式抗拒治疗。医生需采用一定策略克服抗拒,赢得合作,才能保证治疗有效。
    2.2.1  对待勉强者的策略
    诊治欲望不强烈或者由亲人逼迫就医的患者,基本表现为“勉强”:不愿触及问题的核心,随时准备终止治疗。这常常空费医生时间而无结果。对策有:a.理解患者的犹豫、感情及处境,及时作出反应,使之感到遇上了知己者;b.关心这个人的幸福而不仅只是关心他的病,使之受到尊重;c.澄清双方角色、合作解决问题,而不使之感到任何压力;d.提供几种方案供其选择,使之可以自主决定而非被迫;e.确立明确而现实的治疗目标,促使他形成治疗动机,建立目标期望。
    2.2.2  对待抗拒的策略
    患者对心理治疗的抗拒有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宜以相适应的策略削弱或消除:a.对于患者的遮掩、撒谎、无礼乃至戏弄医生等行为,应表示见惯不惊的大度,冷静指出不利于问题解决;b.对患者直接表示的抗拒不匆忙做出反击,认真审时度势,先计后战;c.对固执倔犟的患者可适当屈从,以让步换取让步;d.让患者更换地位、角色、想法和情感,体验到对立效果从而发生改变;e.必要时支持抗拒行为,用后果给予教育。
    2.2.3  干预的策略
    治疗通过干预实现,一切干预都是为了求得预期的变化。干预策略是从“如何才能有效地促进改变”而制定的。a.改变认知是常用策略之一,但认知重建只能由患者进行,教师式的说教效果不大; b.存在决定意识,以改变存在来改革意识更有效;c.用思想控制思想比较难,而让患者用行为控制其思想就比较容易;d.给患者重新定位,对自身状态和处境的每一改变都予以肯定,步步为营前进;e.充分而及时地利用反馈,修正医患双方的行为;f.对症状过分关注而造成敏感反应,是大部分神经症患者的共同特征,用类似森田疗法的策略破坏其恶性循环,转移注意或相反集中注意都是可选的方法。
    以上所述可见策略疗法之一斑。
    3 . 策略疗法的道德问题
    策略疗法表现了一种用计策使患者接受诊治的精神,是否违背了尊重患者自愿的道德原则呢?我们认为“不”。第一,诊断和治疗的每一步都征得患者同意,这一点是完全坚持的。第二,这是针对亚洲人特征,更好地为他们服务而采取的对策。在缺乏心理治疗传统、心理知识不普及的情况下,疑虑勉强抗拒比西方国家严重;同时儒家文化传统使人习惯于服从权威、伪饰、被动、自主性差。罗杰斯的患者中心主义不适合亚洲人。第三,当患者讳疾忌医时,医生促其重视和接受治疗,正是心理医生关心患者利益、高度负责的崇高道德表现。如果采取"愿医便医,不愿便罢"的态度,才是缺乏爱心的冷漠。只要不是为赚钱而揽生意,医生的促进行为完全符合道德。
    (心潮心灵花园心理咨询师 选编)

上一页  [1] [2]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箱庭疗法
  • 下一个信息: 心理咨询和咨询的疗法群历史发展概论(二)
  • 相关阅读

      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生活中的好丈夫  来自原生家庭的诉求模式
      兹有心理咨询能帮助你  消费差距取决于消费观
      了解心理需求才能携手前行  心理咨询师谈读书的魅力
      弗洛姆与《爱的艺术》  心理学入门应该看什么书?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