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人际交往 >> 正文

人际交往

交谈者必学的沟通心理学

2016/3/17 17:49:00 编辑:心灵花园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交谈者,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一次交谈,都有可能发展为争论的话题。政客们无法彼此交谈,甚至为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有人群激昂地赞成或反对,这太不正常了。
  皮尔研究中心对一万名美国成年人做了一次调查,发现我们此刻的偏激程度,我们立场鲜明的程度,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高。我们更不倾向于妥协,这意味着我们没有倾听彼此。
  我们做的各种决定,选择生活在何处,甚至与谁结婚合谁交好朋友,都只基于我们已有的信念,再说一篇,这说明我们没有倾听彼此。
  交谈需要平衡讲述和倾听,而不知怎么的,我们却渐渐失掉了这种平衡。技术进步是部分原因,比如智能手机,现在就在你们手里,或者就在旁边,随手就能拿到。
  根据皮尤的研究称,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青少年每天发送超过一百条短信。而这中间很多人,几乎是所有人,更倾向于给朋友发短信,而不是面对面的交谈。
  如果你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又不想留下任何机会让人回应、争论、反驳或阐发,写博客去。
  注明的治疗师斯科特·派克提出,真正的倾听需要把自己放在一边。有时候,这意味着把你自己的观点放在一边。他说,感受到这一点的人,说话越来越不敏感脆弱,因而越来越有可能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呈现给倾听者。
  使用开放式提问,问问对方,那是什么样子,你感觉怎么样?因为这样一来,对方可能需要停下来想一想,而你会得到更自然的想法。
  当别人在讨论工作的时候,不要说你的工作也怎么样,每个人的工作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不是在谈论你的事。你不需要在此刻证明你多么能干,或者你经受了多少痛苦。
  尽量别重复自己的话,这很咄咄逼人,也很无聊。但我们很容易这样做,尤其在工作沟通中,或者和孩子的交谈中。
  少说废话。佛说,如果你嘴不停,那么你永远学不到东西。卡尔文·柯立芝曾说:“从没有人因为听太多而被开除的。”
  为什么我们不愿意倾听,首先每个人在倾听的时候会觉得,我是焦点,我可以强化自己的认同感;其次,我们受到了干扰,人平均每分钟说225个单词,但我们每分钟可以听见500个单词,所以我们的脑子被这另外275个单词占据了。这确实很耗费精力去听别人在讲什么,但如果你不这么做,你们就不是在交谈。你们只不过是彼此在嚷嚷毫不相关的话。
  我们多数人不是为了理解而倾听,而是为了回应而倾听。
  好的交谈就像恰到好处的迷你裙;足够短,能够吸引人。
  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精彩,尽量少说话,但放开自己的思想,永远准备着大吃一惊,你不会失望的。
  来源:http://open.163.com/movie/2016/3/F/E/MBFLN6BJF_MBFLNJGFE.html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为什么害怕和别人交流?
  • 下一个信息: 晕轮效应,人际交往中的“自作聪明”
  • 相关阅读

      竞争意识与完美主义  不善言辞怎么办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