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亲子教育 >> 正文

亲子教育

厌恶疗法改变厌学行为

2021/2/3 8:49:53 编辑:心灵花园
    在学习障碍的儿童中,心理咨询应对的主要是厌学的儿童。这类儿童之所以厌学和父母的教养方式脱不了关系。采用"厌恶"疗法可有效的帮助厌学儿童。
    某四年级的小学生A,有一个让父母颇为头痛的难题:做作业不看题目,平常有父母在身边提醒倒也可以应付,可一旦考试就糟糕了,老师不会在考试时帮他念题目,于是总是张冠李戴,答非所问,考试成绩自然"惨不忍睹"。可如果有人帮他念着题目他基本能一一完成。父母不知对他说了多少遍要先看题目,甚至动用了武力,可小A"临阵"就忘记了。为此,小A由父母陪伴来到心理咨询中心。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小A的问题多半出在父母身上,长期以来的"陪做功课"使小A养成了依赖的习惯,虽说父母是为了提醒他而无奈相伴的,可这恰恰无形中成了小A的"病因"。心理咨询师一方面给家长提出了要求:改变"陪读"的方式,另一方面用小A可以理解的语言同他交流,使他自觉地意识到"问"与"答"的关系--
    心理咨询师:小A你如果到外面去玩,到哪里吃饭?
    小A:饭店。
    心理咨询师:那么要小便到哪里去呢?
    小A:当然是厕所。
    心理咨询员:你怎么知道哪是饭店、哪是厕所呢?
    小A:看牌子呀!
    心理咨询师:很对,我们要看牌子才不会搞错,否则把厕所当餐馆可要闹笑话了!
    (小A哈哈大笑)
    心理咨询师:那么,小A你想不想改掉不看题目瞎做作业的毛病?
    小A:想的,可是没办法。
    心理咨询师:只要你记住:"如果不看题目就做作业,就好象到厕所吃点心"这句话就行了。你想试试到厕所吃点心的味道吗?
    小A(哈哈):当然不想了。
    心理咨询师:你说说看,如果不看题目就做作业,好象什么?
    小A:到厕所吃点心。
    心理咨询师:请你想象一下在厕所吃点心的味道。
    小A:很恶心的。
    至此,小A已将"问"与"答"的关系通过以上的比喻牢牢记住了,然后再配合其他的技巧指导使他不看题目的"毛病"逐日得到改善。
    其实在上面的对话中包含着心理治疗学里"厌恶疗法"的原理:任何行为的产生对于个体都有着趋利避害的意义,若想改变个体的不良行为,必须让他体验到这种行为对他干扰,给他带来某种痛苦,使他讨厌原有的不良行为,然后才可能设法改变。
    生活中不乏"厌恶疗法",比如:发现孩子说谎,就狠狠打一顿;孩子功课不用心,就扣除玩耍时间;孩子哭闹,就训斥一番;少做一题,罚做十道......种种"厌恶"的目的都是要"除恶扬善",但很多的方法却事倍功半或者适得其反,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让孩子改变,只让他们记住了"受到惩罚"这一不良行为的结果,而忽视了孩子对行为本身认识上的领悟。本文中所谓的"巧",就在于通过与孩子交流,要让孩子在认识上"厌恶"不良行为,然后才是行动指导。犹如对小A的咨询中,心理咨询师用情境想象的方法让小A感到"难受",以此来与"不看题目"的惰性抗衡,用认知上的"厌恶"促进行为的改变。
    那么,现在如果想帮助孩子改变"陪做功课"的习惯,你会怎样与孩子交流呢?
    心理咨询师:你喜欢吃新鲜蛋糕,还是吃人家吃过后再吐出来的蛋糕?
    孩子:当然是新鲜蛋糕了!
    心理咨询师:那么我告诉你,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就是新鲜蛋糕;而你爸爸、妈妈给你重复讲的功课就是他们吃过后吐出来的蛋糕!是不是很恶心呢?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引导孩子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
  • 下一个信息: 没有了
  • 相关阅读

      从心理学视角看婚前心理  帮助孩子寻找心理平衡点
      谈恋爱需要健康人格  沟通是理解的金钥匙
      兹有心理咨询能帮助你  阅读当然能改变人生
      无需诟病#00后#的“黑话”  高质量的搞笑视频永远被网民推崇
      大棍子与花姐的爱情  教育孩子可以得寸进尺吗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