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亲子教育 >> 正文

亲子教育

怎样给自己安全感

2015/3/27 15:10:20 编辑:心灵花园

  第一,“安全感”是“感”的问题,不是“安全”与否的问题。只要你活到现在,活得好好地,那就是安全的。需要工作的只是那个“感”。
  人类的心理似乎有一种本能,就是放大那些匮乏、伤痛和危险,我猜这是出于本能对我们的保护。所以,人们对于那些自己缺乏的比对自己拥有的敏感,对伤痛比对安好记忆深,对危险比希望和安全更容易看到。
  用现在的眼光回看童年,本质上我们还是安全的,不管父母多么糟糕,即便他们暴力冲突,他们虐打我们,他们离弃我们;我们活到现在的事实无可辩驳的证明那还是安全的,否则我们不会活下来.
  第二步,区分过去和现在,区分成年和幼年。
  最基本的事实是,过去幼年的我们是依赖的,而现在成年的我们可以独立了。对于一个新生儿、婴儿、幼儿来说,依赖是绝对的,直接来讲,如果没有人管我们爱我们,我们会死!那个对失去爱和接纳的恐慌是深刻而巨大的,小孩子的思维、感受和我们不一样的。小孩子没有经验,直接相信。
  第三步,去“冒险”经验,用新的体验更换过去的旧体验。
  我们可以害怕,可以恐慌,这不是问题,如果我们安全感差很多,这是自然地事情,关键在于我们怎样选择。我们可以因为害怕、恐慌而放弃,这也没问题的,这事实上代表我们还没准备好,在我们放弃够了以后,在我们准备好以后,我们就可以有新的选择。如果我们有力气,鼓鼓勇气,能带着害怕甚至恐慌去试,那就更美,更有效。但前提是,我们觉得有力气,如果没有那也没关系,慢慢就会有,一定会有,因为这是我们生命的成长本性,记住,就算你不相信、看不到自己的本性,你也无法改变你的本性。
  去尝试点新鲜的,我们习惯的、熟悉的已经够多了(如果不够,你可以继续),现在来点新鲜的,尝试着动摇一下过去的信念,比如“如果我显示真实的自己,一定不会被爱”,“我们的关系不会长久”“我不敢开始我想要的”“我对未知感到害怕”“我不能拒绝人”“我不能让对方失望”……然后真实自然地做自己,看看会发生什么。做一些一直想但不敢的事,做不好也没关系,从做不好中学习,或许慢慢就能做好,或许发现这其实是不适合自己的,两者都是宝贵的。重要的是,永远不要否定自己,只有不适合自己,没有自己不够好。即便自己不能、自己犯错、自己不懂、自己和别人有不同,都绝不是自己不够好。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影响中学生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因素
  • 下一个信息: 怎样给自己安全感(2)
  • 相关阅读

      让孩子自主玩耍并给与足够的材料  唤醒孩子成功的愉悦感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要素  关注全托儿童的心理陪伴
      让孩子远离“电子海洛因”  童年受虐形成的心理伤害
      儿童期是性别认同的重要阶段  早期性教育让孩子学会尊重“隐私”
      引导孩子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  利用沟通解除父母的控制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