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亲子教育 >> 正文

亲子教育

影响中学生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因素

2015/3/27 15:02:44 编辑:心灵花园

  1.性别角色的影响
  中学生第二性征的出现,意味着他们的性机能开始成熟,性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体特征感到好奇和关注,同时产生不安、害羞的心理。表面上他们在异性面前羞涩,拘禁而淡漠,暗地里又十分关心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印象。常用一些特别的行为来引人注目,如:特别爱“美”,爱出风头,甚至以吵闹或恶作剧来吸引人注意。总之,中学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闭锁性与其较浅的阅历和幼稚行为交织在一起,使他们出现了充满矛盾的多样化表现。
  2.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
  父母是中学生自我认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研究发现:民主型的父母由于鼓励青少年参与家庭决策,从而促进了子女自我认同感的发展;专制型的父母由于对青少年的行为控制过严,不给他们机会表达意见,从而促成了子女自我认同早闭;纵容型的父母对青少年的指导极少,并且让他们自行其是,结果促成了自我认同的扩散。还有研究发现:在教育子女时使用解释、接受、同情等行为的父母会促进青少年自我认同感的发展,而使用武断及贬低等限制性行为的父母在青少年自我认同感的发展上则起到消极作用。
  3.同辈群体的影响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重要影响在于:在同辈群体中,彼此之间可以敞开思想,自由地探讨一些问题,如:生死观、恋爱观以及人体生理器官等。中学生认为这些问题十分神秘,但对于朋友用不着保密。因此,在同辈群体中,中学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这些标准可能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符合,也可能不符合,甚至背道而驰。他们在接纳吸收同伴行为处事方式的同时改造自己的行为处事方式,并形成相应的自我认同感,追求被同伴接纳和欣赏。
  4.社会文化的影响
  心理咨询师分析,中学生的成长和对社会的认知,很大一部分要从社会文化中获得。社会文化是一种覆盖面很广的人际交流载体,对一种文化共同的兴趣、不同的争议都是增进人们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的良好机会,中学生就是在对社会文化的困惑与理解、反感与喜爱、接受与拒绝中加强与其他个体的碰撞,从而促使自己社会化进程的完成。社会文化作为一种生存的外在环境,对中学生产生的不仅是覆盖式的外部影响,而且是占领式的内部催化,中学生对自我认同的深化,正是在社会文化的熏染下发生着结构调整、元素整合、优化定型的巨大改观。社会文化可以把青少年塑造成富有知识、乐于进取、认真负责的一代,也可以把青少年塑造成玩世不恭、过度消费、缺乏理想的一代。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婴儿眼屎多是什么原因
  • 下一个信息: 怎样给自己安全感(1)
  • 相关阅读

      让孩子自主玩耍并给与足够的材料  唤醒孩子成功的愉悦感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要素  关注全托儿童的心理陪伴
      让孩子远离“电子海洛因”  童年受虐形成的心理伤害
      儿童期是性别认同的重要阶段  早期性教育让孩子学会尊重“隐私”
      引导孩子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  利用沟通解除父母的控制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