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亲子教育 >> 正文

亲子教育

睡前5分钟,与孩子一起读故事

2014/5/14 11:48:44 编辑:心灵花园

    每天晚上睡觉前,妈妈都会把2岁的豆豆抱在怀里,让她翻页儿(总共8页),“兔兔蹦,兔兔跳……”妈妈都数不清给她读过多少遍《兔宝宝》了,但是豆豆就是喜欢这个睡前故事。
    德国儿童阅读专家可丝登·波伊(Kirsten Boie)说,父母陪3岁前的孩子经常一起看书讲故事,会带给孩子力量——这力量会伴随孩子一生。这个时期的孩子,几乎不用眼睛看书,而是用他全部的感官!小小孩喜欢坐在父母身上,闻父母身上的味道,喜欢听父母读书的声音,喜欢伸出小指头摸摸书上的小鸭子、小汽车,也喜欢爸爸妈妈在跟他翻书的空当咯吱他一下,开心地笑作一团。
    传递给孩子美好感与安全感
    3岁前的孩子,特别需要“原始信任感”。当孩子长大成人,经历人生的风浪时,幼儿时培养起来的原始信任感会使孩子对生活、亲情有一种基本的信任和乐观态度,不易走极端。和孩子一起看书的氛围,也会潜移默化地把信任感植入孩子的心里。幼儿的皮肤是饥渴的,而一起翻看图画书的时候,父母和孩子的身体会自然而然地亲密依偎,给孩子讲的图画和故事都是美好的,父母读书的声音和平时说话相比,也更柔和。这一切,都能传递给孩子安全感和美好感。
    和上学的孩子做睡前阅读,也是促进孩子阅读水平的好方法。著名的儿童阅读推广人王林博士说:“睡前给孩子读5~15分钟的书,比你跟他说一天话都有效。”坚持给孩子读睡前故事,你会发现孩子的词汇量有明显的增加,语言感觉也变得敏锐起来,孩子的想象力和知识量都会有所提升。
    爱读书是一个人终身的幸运。越早开始亲子阅读,孩子的语言发展就越早,而且会一生都拥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如果上学后孩子才开始接触书籍,由于课本是以学习工具的严肃面孔出现,和考试联系在一起,孩子对书就会产生负面的情感反应。而在幼儿时期就常常和书愉快交流的孩子,也会对学习抱有积极轻松的心态。
    怎样给孩子讲故事
    小小孩特别喜欢互动,这也是语言能力提高的过程。当豆豆妈读到:“兔兔蹦、兔兔跳”时,豆豆总是指着书里的兔子说:“它蹦了!它跳了!”而且说得一次比一次清楚。妈妈每次都会鼓励她:“豆豆说对了!你看兔兔跳得多远呀!”
    幼儿和老人有一个类似之处,生活需要规律和仪式感,所以给孩子讲故事可以安排在固定时间。睡前是亲子阅读的最佳时间,亲密温馨的时光,会让孩子安静下来,带着美好的感觉进入梦乡。规律和仪式感还体现在,幼儿经常喜欢睡前父母给他们讲同一个故事。教育专家小巫认为:重复性故事是辅助孩子入睡的最佳手段,也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很好途径。“给孩子讲故事,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一个故事起码要重复5~6遍,甚至可以一周讲一个故事。重复的频率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作相应调整,越小的孩子重复率应该越高。
    成长中的孩子呼吸和心跳都不稳定,有规律的生活,重复性的讲述,可以增进孩子呼吸与心跳的和谐,而只有当孩子调整好呼吸和心跳时,才能进行智性思考,也更容易接受故事内容的滋养。”
    每天晚上9点是囡囡读书和听故事的时间。前15分钟是囡囡读给父母听,后15分钟反过来。囡囡今年8岁,从小养成的习惯就是睡前一定要听故事。每次妈妈会把大灯关掉,开着台灯,压低音量,“女儿多数时间都是在故事声中就睡着了。”有时,妈妈还会给女儿讲自己小时候的趣事,或者自己熟知的故事。小巫认为:“听故事时,孩子的大脑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如果妈妈在幽暗的环境中讲,孩子会根据妈妈说的每一句话,结合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和体验,在脑海中完成一幅属于自己的画面,这其实比识字或被一幅别人创作的图画束缚住更重要、更有意义。这种‘内心图景’对于儿童心灵和智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上学的孩子有更强的自主意识,会缠着家长“再读最后一段”。建议父母,开始每天睡前故事之前,要注意跟孩子约定时间,互相遵守。教孩子学会克制自己的愿望,学会等待。
    另外,小巫还提醒父母们,不要说穿故事的意义。“故事的意义很多时候不是一眼就看出来的,尤其对于《格林童话》这类民间故事,是几千年古老智慧的积累,其人物和情节都具有隐藏的象征意义。成人由于受社会阅历的影响,已经不能很好地理解了。孩子的心灵是单纯的、透明的,他们虽然说不出口,但会本能地从故事里汲取养分。这些养分会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灵,给孩子一生精神上的支持和引领。”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讲故事
&n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揭秘90后心理特征:淘、秀、晒
  • 下一个信息: 父亲节——父爱的表达
  • 相关阅读

      让孩子自主玩耍并给与足够的材料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要素
      关注全托儿童的心理陪伴  让孩子远离“电子海洛因”
      孩子厌学来自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  独立思考能力源自于父母
      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我们可以这样做  准妈妈的这个行为可能会害了孩子
      为什么,他想要学心理学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脸上不带笑容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