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亲子教育 >> 正文

亲子教育

婴儿的知觉世界

2014/5/14 11:42:46 编辑:心灵花园

     “婴儿的能力远远超过,并且早过我们所想象的。”这是几年前美国普林斯顿资异儿童所的研究人员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工作以后所作的结论。举个例子说,婴儿在出生后很快就形成“自我”的想象,知道自己是不同于其他动物的。这表示,婴儿的大脑是有条理的。虽然一般的理论认为,语言塑造思想,但是事实上,小孩子在学习讲话之前就已经具备抽象的想象能力了。
    为了证明“胎儿在母体里就已经有功能完整的感觉器官”,波士顿儿童医院医学中心的儿科医生作了以下的实验:
    首先在接受实验的孕妇腹部系上测验胎儿反应的腰带,当孕妇们进到一个光线刺眼又吵杂的房间时,胎儿的反应是惊慌的;反之,如果孕妇进入一间光线柔和而且有轻柔音乐的房间时,胎儿的反应是安静正常的。这些反应和母亲的反应完全没有关系。婴儿出生后,各种感关的能力更加敏锐:一个新生儿可以辩别母亲和男医生的声音,并且可以看出不同大小棋盘的花样。
    婴儿的哪些反应是与生俱来的?哪一些又是从经验得来的?新生儿在三个月大前凭的是直觉。婴儿在没有睁开眼睛以前就已经会微笑;如果有人把一件东西放在他的小手掌上,他会握紧小拳头。科学家如是说:“婴儿具备先天的基本条件用特定的方式去感觉周围的世界。”假使事物符合天生条件的感觉模式时,就会被婴儿吸收成为经验。对很多小孩来说,镜子里自己的模样不只是实验的范围,也可以更正自我的发展。
    六个月大的婴儿已经懂得感觉的转注了。假如把一个星星形状的物体让他闭着眼睛去触摸感觉,日后,当他见到这件东西时,不但能够辩识出来,还能做到不把它和其他同样大小的球体混在一起。对一些相同的布质动物图片,婴儿很快就觉得乏味无趣,可是如果图片中出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时,比方说摇铃,他的注意力会因此提高。
    很令人惊奇的是,不满一岁的婴儿已经懂得因果关系。新生儿如果发现他的玩具在他拿不到的范围时会尖叫。另一个例子是,如果母亲把玩具从一个8到11个月大的婴儿的视觉范围拿开,婴儿会看着母亲,并且翻转她的手,这个动作明显的表示请求妈妈把他所渴望的东西还给他。
    15个月大的婴儿开始领悟人与人之间和人与他之间的关系,而且开始学习社会关系的转注。比如,“我朋友的朋友是我的朋友“。科学家作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母亲和婴儿进入一个有两个陌生人的房间,其中一个人对母亲很亲切,于是乎婴儿对他的态度也相对的比较开朗,而且比较乐意接纳他。实际上,这个小孩的意思是,透过你和我所认识的人的关系,我来认识你。
    发展心理学家们理解,婴儿是很聪明的。因此,在教育方面提出建议时,他们也试着加入这个观点。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为人父母的应该要知道,婴儿从呱呱落地开始就对父母亲有感觉,所以,父母亲假如只是拼命给小孩吃的东西或是给小孩五花八门的玩具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多花一些时间给小孩。因为,小孩如果感觉到,他可以影响周围的世界时,就会更好奇的去探讨和参与到这个世界。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让我们的宝宝“心灵手巧”
  • 下一个信息: 警惕软暴力语言让孩子很受伤
  • 相关阅读

      让孩子自主玩耍并给与足够的材料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要素
      关注全托儿童的心理陪伴  让孩子远离“电子海洛因”
      孩子厌学来自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  独立思考能力源自于父母
      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我们可以这样做  准妈妈的这个行为可能会害了孩子
      为什么,他想要学心理学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脸上不带笑容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