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家庭关系 >> 正文

家庭关系

从心理医生的角度看婆媳关系(三)

2014/12/31 14:13:03 编辑:心灵花园

  两次分离焦虑(特别是单亲家庭或独生子丈夫)导致母亲无法接纳媳妇。
  分离焦虑是指个体在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连接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焦虑、不安、痛苦的情绪反应。
  例如:儿子与媳妇如胶似漆,母亲觉得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儿子的生活起居变成媳妇照顾,母亲觉得“我的儿子不在需要我了”。
  心理咨询师认为,母子经历两次分离:第一次孩子从母亲的体内分娩出来,孩子在生理上与母亲关系从依赖变成向外探索;第二次孩子自己组建家庭。作为单亲婆婆或者只有独生子的婆婆,她老是担心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当她心里有了这种顾虑,易吃媳妇的醋,且常把醋意迁怒于媳妇。她儿子比一般人有孝心,听了妈妈的抱怨,会向着妈,或者明知是他妈妈不对,也不敢逆妈妈的意,这样又会让媳妇感觉丈夫总是偏袒婆婆,从而产生被排外感。
  心理咨询师建议:作为儿子,第一次分离不成功的母子关系,需要儿子重新关注母亲的情绪,逐步帮助母亲过渡,具体做法可以是在生活上慢慢独立起来,打理自己的生活起居,让母亲觉得儿子已经长大成人,渐渐会离开自己。作为媳妇,要理解婆婆内心脆弱的忧伤和失落,记着婆婆是女人,并支持母亲寻找新的依赖点,并充分给与母亲成就感,以代替分离产生的焦虑情绪。
  嫉妒还是亲密,是婆媳关系从对立到和谐的风向标。
  例如:媳妇觉得,家里好吃的,老太婆总是给她儿子吃;媳妇经常嫉妒妈妈跟儿子间的关系,总是想取而代之;母亲抱怨:我媳妇我一点都看不惯,我都是怎么照顾我儿子,她怎么都不行;母亲老是想让儿媳像自己那样照顾自己的儿子;母亲对媳妇说:哎呀,媳妇,我可是把你当女儿看的;儿子和母亲吵一架,没事;媳妇和母亲吵一架,离婚。
  心理咨询师分析:两个人关系的亲疏由角色的距离和真情的交换程度决定。母子之间感情再不好,角色距离很近,不能轻易分开;媳妇和母亲感情若不好,因为没有比较近的角色关系,就很难维持下去。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从心理医生的角度看婆媳关系(二)
  • 下一个信息: 从心理医生的角度看婆媳关系(四)
  • 相关阅读

      小心闺蜜设下的心理“陷阱”  妻子的举止为何让丈夫厌烦
      妻子如何应对疑似出轨的丈夫  童年受虐形成的心理伤害
      读懂心理需求才会默契  为何我们不懂去关心正在老去的父母
      为什么,他想要学心理学  家庭关系的维护是一个互相付出的过程
      家庭教育失败是因为亲子间不了解所导致  心理学上有关于家庭关系的研究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