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成长咨询 >> 正文

成长咨询

给自己定好人生的五年计划

2014/12/28 9:01:35 编辑:心灵花园

  人生很奇妙,有时候成败很难说清,只能尽人力,听天命。关键是,不能糊里糊涂地过这一辈子,只要头脑清醒,全身心地投入,无论成败,此生无憾。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心理咨询师将芸芸众生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人,糊里糊涂,终其一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既无目标,也无追求,吃喝拉撒睡之间,走到尽头。
  第二种人,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一会儿雄心万丈,一会儿随波逐流,几经起落,最后,自认平庸,仰天长叹:“此生运气太差,如果有下辈子,定当如何如何。”
  第三种人,除去少不更事和老糊涂两个阶段,在人生阶段,在人生旅程的关键时段,始终头脑清醒、目标明确、行动有力。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他们的人生最后价值,也最有收获。
  第一种人,我们忽略不计,因为他不想有所成就,谁也不能强迫他做什么,他也没有改变生命历程的欲望。我们讨论的议题是,第二种人如何进步为第三种人,即帮助那些想成功的人,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生中真正有效的时间不多,做事业的黄金时间,基本可以确定为25-55岁。25岁前是受教育和准备时间;55岁后,基本上要退出历史舞台。所以,人生的根本问题可以界定为:如何利用有效的30年时间,获取人生的最大收益。
  资源(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经不起挥霍,需要科学规划,小到一家公司,大至一个国家,都有十年规划、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
  我们一辈子的有效时间大致可以看成30年,就是说,可以制订6个五年计划。一般而言,人生轨道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第一个五年计划,一般要解决定位问题。我到底是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特长?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哪个行业适合我?我应该再什么位置上发展?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走向社会,通过实践活动,认识自己和社会。尽快地给自己一个准确合理的定位。
  第二个五年计划,要在行业中站住脚,获得一个初始的位置,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有一个安定的心态,逐渐积累各种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和人脉关系等。
  第三个五年计划,就要成为单位的骨干、行业的专家,获得较高的位置,有一定实力,可以调动很多资源,找到做事业的感觉。并且淘到第一桶金,房子、车子问题应该全部解决,有成功人士的感觉,并获得社会认可。
  到了40岁,进入第四个五年计划。这时候,要上的台阶是从小康到富裕,必须进入社会的精英阶层,在单位中,要进入决策层,在行业中,要有影响力,正是纵横捭阖、呼风唤雨之时。
  第五个五年计划中,发展与守成并重,因人而异,有的人高歌猛进,有的人求稳持重。这个阶段基本是把持大政方针,放手让年轻人打拼。
  五十而知天命。第六个五年计划到来之际,一般来说,个人的创造力和精力都在走下坡路,以现代社会的节奏,多半到了退位让贤的时候,当然,也有老当益壮之士,不在此例。
  这是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不能对号入座,而且再做细分,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都有具体的计划和安排,将目标化整为零,将时间化零为整,如此这般,才能对得起数十年的大好时光。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从丁克家庭说起交往分析理论
  • 下一个信息: 心理专家谈恋父情结与个人成长
  • 相关阅读

      为了孩子,家长可以这样表达自己的爱  完美主义是不存在的,不纠结更健康
      怎么去形容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比较贴切呢  面对内心的疼痛,我们怎么可以置之不理
      世上没有绝对,绝对的是你对事物的看法  用心理学去体会世界的精彩
      用优越感撑起的友谊注定不会长久  因为理解,所以用心
      你的内心还住着一个小孩  喜欢他人从接受自我开始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