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成长咨询 >> 正文

成长咨询

为何天上会飞满标签

2014/12/9 9:29:03 编辑:心灵花园

  原因一:每个人在不同场合下会呈现不同的侧面
  我想说的不是“多重人格”的病态特质,而是场合本身会让人的行为及习惯以及“标签”发生改变。
  当你进入到一个环境十分干净整洁的场合,你的行为也会趋于追求干净:把垃圾放到垃圾箱,打喷嚏会捂嘴,说话会彬彬有礼,即便你内心狂野。同样,即便一个多么恪守道德和法律的人进入到了充满破窗、垃圾的脏乱差街区,他同样会做出出格、违法的举动。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描述成“破窗效应”。
  我的一个职业经理人朋友,因此每天上班都会是一身套装,皮鞋、皮带和手表,在见客户时说话做派都特别商务,做事井井有条、彬彬有礼,很多人都会给他贴一个“职业化”的标签。但是因为我跟他交往的时间有十几年,我知道在家里和一般场合下,他最爱做的是躺在沙发上看球,而且他还有一个球迷专用的喇叭,供其在家看电视时吹,以烘托气氛使用。如果不是他的职业,我很难想象竟然很多人会用“职业化”来描述他。
  我同样也有类似现象。我经常在工作同事和朋友里提到我的女儿,提到我跟她什么时候玩,她的各种趣闻,于是他们总会认为我是个“好爸爸”。这个评价如果被我老婆听到,她会把嘴撇到后脑勺:她跟孩子的时间远远超过我。为什么我会被一些人贴上“好爸爸”标签,还不是因为我在那个环境下呈现出的一个“假象”?
  我们要在各个场合来回穿梭。当一群人总是看到你在某一个场合的样子,他就会以为你在所有场合都这样,这就是他对你的印象和“标签”。
  原因二:他人对你的评价是他自己的“投射”
  鲁迅对《红楼梦》读者有一段评价:“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人们都知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小说如此,对一个活人而言,也会发生类似感受。苏东坡见到佛印,说佛印好像一坨屎,而苏小妹的解读是,你心中有屎,所以眼中也有屎。一个人自己觉得快乐时,此时也会认为其他人很快乐,即便他可能刚违章停车被贴条。而当他充满怨气时,看到一个人稍微发一点牢骚,也会给对方贴“抱怨者”的标签。
  因此,心理咨询师分析,当一个人评价你无能、不靠谱、爱抱怨的时候,你需要觉察一下,也许问题出在他身上。他只是因为自己的无能、抱怨和不负责而把情绪投射到了你身上。如果你因此而焦虑担心、自怨自艾的话,就属于他犯了错,你却为他的错而挨打。
  原因三:我们对自我的认知也不见得多准确
  有时我们会过高估计自己。之前我提到冯唐说写小说“金线“的感觉:“外行人看若隐若现,内行人看洞若观火。”外行人看内行人做事,总会认为自己也行:一些人看自己上司的管理,觉得自己会比他干的更好;一些人看别人画的画,也会认为自己要是画能画的更好。真正的方法不是以为自己如何,而是在以为自己很棒之后亲自尝试。也许你尝试后发现自己真的有这个潜能,从而迅速提升;也可能你尝试后发现其实水还很深,于是浅尝辄止,并专注于自己的领域里。这都是好事。
  另外,心理咨询师分析,我们有时也会过低估计自己。我从小被父母评价“笨”,动手能力差。但是我发现我的朋友新买个车,儿童座椅不会装,开车到我家我给装的。我第一次换轮胎,我老婆担心我换不了轮胎,然后我仔细看说明书,花了二十分钟给换上了。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很笨。当我跟一个老师聊到这的时候,她问了我一句话:“你父母说你笨,你父母怎么样?”我说我爸那真是一把好手,什么都能修能做。然后我就明白了,我父母和我在动手能力这方面选错了参照系,跟一个动手能力强的高手比,我当然是笨的,但跟其他人比呢?没准我还是“心灵手巧”呢?
  原因四:“真实的自己”一直都在变化
  这点在“我的性格适不适合”中已经提到了:性格一直在变化,并且改变绝对不是突发而是一点一滴的。因此,“真实的自己”也在变化中:那个爱喝可乐、爱抽烟的文艺男子没准哪天找了一个看的住他的女人做老婆而戒掉可乐和香烟,变得稳重、守时、自律、严肃,这样的案例到处都是;如果拘泥于发现“真实的自己”而不相信可塑性的话,用古代的成语描述就是“刻舟求剑”。
  因此,也许你一直给自己贴“理性、逻辑、冷静”的标签,但经过一系列职业家庭的变化(如找了个温柔如水的老婆,然后有有了一对如花似玉的双胞胎)之后,突然被一群新朋友贴上“感性、亲和、热情”的标签千万别诧异,这简直是无可厚非的。
  由此,你就会发现身上所出现的N个“我”的原因。知道了原因,就接纳了混乱。即便如此,人们面对N个我时还是会不知所措、坐卧不宁、茶饭不思。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青少年跳楼自杀原因探析
  • 下一个信息: 自控能力要怎么样才能提高?
  • 相关阅读

      为了孩子,家长可以这样表达自己的爱  完美主义是不存在的,不纠结更健康
      怎么去形容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比较贴切呢  面对内心的疼痛,我们怎么可以置之不理
      世上没有绝对,绝对的是你对事物的看法  用心理学去体会世界的精彩
      用优越感撑起的友谊注定不会长久  因为理解,所以用心
      你的内心还住着一个小孩  喜欢他人从接受自我开始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