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成长咨询 >> 正文

成长咨询

公益心理咨询 志愿者的自我认知

2014/5/14 13:13:57 编辑:心灵花园

    自我认知也就是认识自我: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是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的形象和心理状态的认识,包括 对自己的动机、意图的验证与评价。 为了更好地适应志愿服务的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应该对自己的体魄、欲求、动机、意图、思想、感情、智力、个性特点有所认知。但要提醒的是自己本 人更容易受到自己的认知框架的影响和制约,正如俗语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所以在需要的时候应该询问一下自己身边的朋友,更全面的认识自己。
    参与心理是社会人士要求成为志愿者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维系志愿者在机构中参与志愿活动的思想支柱,所以志愿者自己必须对参与心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归纳 起来,对志愿工作的参与心理有以下几种:
    1、帮助有需要的人,回应社会需要;
    2、参与改善社会问题;
    3、尽公民的责任,回报社会;
    4、希望发挥自己所长;
    5、感觉自己的存在价值;
    6、学习新的技能;
    7、善用业余空闲时间;
    8、扩宽社交圈子;
    9、取得他人的认知和赞许以及在群体中的位置;  
    10、丰富经验,自我成长;
    11、培养组织能力及领导才能;
    12、寻求新刺激及扩宽生活体验;
    13、为未来工作做准备;
    14、感觉义务工作有意义;
    15、赶潮流,追时尚;
    16、出于对志愿服务的好奇心。
    通过一定的研究所得知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有以上数种,其统计来源结果可能与本地的志愿者参与动机有出入,这只是一个借鉴而已!
    对于社会群众为何参与志愿活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同时也对于某些朋友为何不参与志愿活动作了一些了解,得出了以下的一些结果:
    1、没有空余时间参与;
    2、以自我中心,对其他的人和事情不感兴趣去关注;
    3、对无报酬的工作不感兴趣;
    4、认为做志愿者的意义不大;
    5、不知道怎样参与志愿工作;
    6、对志愿工作概念模糊,不了解其性质;
    7、认为志愿工作是青年人的活动;
    8、认为志愿工作是消闲玩意;
    9、没有信心去应对志愿工作及服务;
    10、志愿服务种类及性质不适合自己的选择
    11、认为志愿者是为人作廉价劳动力,地位不被重视,怕别人讲闲话;
    12、怕志愿工作太投入会影响学业、功课或家庭生活;
    13、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甚至有很多人反对; 14、怕接触到一些让自己悲伤或困难苦恼的人和事情。
    当有了一定的参与动机后,这种动机会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咧?它会使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取向出现一些不同的情况:  
    1、帮助有需要的人,回应社会需要。
  这类朋友喜欢参与帮助服务对象的服务活动,而对于其它的活动,就已经不太感兴趣了,例如交流活动、培训活动、宣传活动等,这类志愿者大多喜欢默默地开展工作;
    2、参与改善社会问题
  这类朋友积极面对和关注社会问题,通过不断的关注的深入了解,可能会对社会问题有很多的意见,在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时候容易产生受挫折的心理;
    3、尽公民责任,回报社会;
  这类朋友认为自己既然是社会中的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心理医生谈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
  • 下一个信息: 打开心灵之窗——助人自助 公益心理咨询始终在行动
  • 相关阅读

      夫妻关系失衡是产生乱伦行为的重要诱因  慎重选拔“狗狗心理咨询师”
      让孩子自主玩耍并给与足够的材料  父母必学 惩罚孩子要讲学问
      健康小孩学习好  快乐运动 健康成长
      心理支持是成长的原动力  高三学生家长的心理误区
      用心理学经营婚姻情感  小心闺蜜设下的心理“陷阱”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