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成长咨询 >> 正文

成长咨询

成人心理:彼得.潘综合征

2014/5/14 13:12:45 编辑:心灵花园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长不大的人:没饭吃了,到爸妈家吃;没钱花了,找爸妈要;衣服脏了,打包回去让爸妈洗;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首先就想让爸妈解决;而且他们多半还喜欢看卡通片,买卡通玩具,喜好吃喝玩乐……有人觉得这只是不成熟的表现,年龄大了自然会改,然而心理专家却认为,这是一种“成人幼稚化”的心理障碍病症,在国外被称为“彼得.潘综合征”。
    彼得.潘是苏格兰作家巴里笔下的童话人物,生活在梦幻般的世界里,永远也不想长大。在“80后”、“90后”身上,这种“成年人幼稚化”现象正日渐明显。
    个案:她就是不想当妈妈
    周丽(化名)虽然快30岁了,但她仍像个小孩子,整天穿着孩子气的T恤,不接触陌生事物和人。有一次丈夫的同事到家里来玩,丈夫出门买菜,让周丽先陪着客人,她突然觉得手足无措,陪客人说了几句话,就借口买东西逃下了楼。
    “我属于婚前依赖父母,婚后依赖老公的人。”周丽说,只要丈夫出差,她就会跑回父母家睡,“晚上看着黑漆漆的窗外、冷森森的墙,我一个人会害怕。”
    最近,小夫妻闹起了矛盾,起因是丈夫觉得是时候要孩子了,可周丽死活不同意,理由是有孩子就等于有了累赘,另外她根本不会带孩子。“原先觉得她性格单纯可爱,可年龄大了还是这副样子,就不好了。她怎么就不肯长大呢?”丈夫百思不得其解。
    他就是没有自己的主见
    28岁的孙刚(化名)上星期刚得知消息,公司打算派他去上海进修半年,回来可能有升职的机会。可是他并没有欣喜,反而有一种以后该怎么生活的迷茫感,于是他马上找父母商量要不要去。
对父母的这种“依赖”,不仅体现在孙刚的工作中,在生活中他对父母的“依赖”也无处不在——想吃好吃的饭菜,给爸妈打电话让他们做;衣服脏了,拿回去让妈妈洗;甚至和女友吵架了,他也要找父母商量对策。
    在父母和女友眼里,他似乎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没有主见,遇事慌张,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许别人碰。”孙刚的母亲说,“有一次,我不小心把他钟爱的汽车模型弄坏了,结果他一礼拜都没和我说话。”
    解析:父母包办一切造就“彼得.潘综合征”
    不做家务活;葱和韭菜分不清楚;一遇到问题便会手足无措……这就是现在一些成年人患上“幼稚病”的共同表现。这部分“大小孩”虽已进入成年,但心理上还保持了很多孩子的特点:他们爱玩、情绪化、喜欢依赖他人,往往逃避责任,以自我为中心,生活自理与动手能力弱。
    “彼得?潘综合征”的形成与家庭环境教育有很大关系。这部分“大小孩”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上学时家长包办了学习以外的全部事情,助长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工作结婚后,这些“大小孩”因为没机会学习生活技能,心理成熟度不足,依旧沉迷于父母或伴侣的“爱护”,不能适应社会,难以承受失败。
    应对:对孩子“差一点”未必是坏事
    “‘彼得?潘综合征’会对患者的人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这种病症一般难以用药物治愈,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心理治疗。”“大小孩”们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和人生观单靠说教很难彻底改变,应由心理专家和其亲人一起来对其进行长期的专业干预治疗,要迫使他们面对现实,帮助建立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以适应社会生活。
    “很多家长不明白,过分的衣食无忧,只能让孩子的心理成熟变缓,更多机会患上‘幼稚病’。”对孩子要“差一点”,这样才能让他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
    一定要从孩子小时做起,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和生活能力。学校也应该通过组织一系列活动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多更全面地了解社会,学习生活技能,培养独立处事的能力。
    来源:雅虎健康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老师须悉心呵护孩子心理健康
  • 下一个信息: 成长心理: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认错?
  • 相关阅读

      夫妻关系失衡是产生乱伦行为的重要诱因  慎重选拔“狗狗心理咨询师”
      让孩子自主玩耍并给与足够的材料  父母必学 惩罚孩子要讲学问
      健康小孩学习好  快乐运动 健康成长
      心理支持是成长的原动力  高三学生家长的心理误区
      用心理学经营婚姻情感  小心闺蜜设下的心理“陷阱”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