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新闻快讯】
【心理新闻】
【心理故事】
【媒体活动】
【媒体报道】
【心理沙龙】
【心理沙盘】
【经典博文】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新闻中心 >> 心理沙龙 >> 正文

心理沙龙

心潮心灵花园督导心得-六旬老太的咨询

2013/9/17 16:20:29 编辑:心灵花园

        今晚的案例分析中,来访者是一位六十岁的老太。上去了三个心理咨询师做咨询,我坐后排听得不是很清晰,却还是重复能听到其中的一件关键的事,就是她家新房装修后,邻居在她家门口烧纸钱祭奠祖先。这看起来是很重要的事情,可是没有人询问具体的事件经过,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对关键问题视而不见。不过,当主持人问我们对这个个案的分析感觉时,我却说由这件事可能看到她的死亡焦虑。之前也有几个退休后的来访者的咨询,我多次提到死亡焦虑,我突然想到这是否是我自己的一个投射?虽然我在意识层面并没有这个意识,并且我认为自己在过去已经很好的通过一些方法或知识解决了死亡焦虑,可也许它还潜伏着。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又突然意识到,也有可能我是受亚隆的一本书《直视骄阳》的影响,这本书中就是讲述许多在咨询中,以各种症状表现的问题最后是深层次的死亡焦虑。这个老太是否有这样的问题不得而知,可却让我意识到,在我自己的个人成长分析中,这是我不能避开的主题。
    虽然我是坐在台下,有段时间我却能体会到心理咨询师的无力感,就是一直在循环绕圈询问一些事情, 比如说到夫妻关系,感觉她感情麻木,好像日常中与人几乎没有沟通交流,咨询中也防御极强,她就那样低着头面无表情的以不变应万变,任何心理咨询师给出的建议或强行要求她做的改变都无法进入她封闭的内心。也许我们都太急着想帮助她了,却忽略了这个平时缺乏交流的人可能在最初的时候是要打开她的话匣子,那么如何让她打开话匣呢?
陈博士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范例。平时我们都是生硬的在挖掘信息,我说的生硬,就是很直接的询问问题,一个问完,直转90度到另外一个话题,如果辅以严厉一些的口吻,让来访者觉得是在受审问。陈博士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小而实用的技巧,他将共情与话题转换结合得天衣无缝,让话题以圆弧的方式自然顺畅的转移。这是我们作为心理咨询师要一直修炼的技术。
总结中,一位心理咨询师给出了三个层次的问题,其中一个是对她人格的改变。我却提出质疑:六十岁的人还能改变人格吗?平时我总是跟人家说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现在却问这样的问题,于是其他的老师给我这个反馈:改变可以从任何时候开始。一直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却没想过要成为什么样的心理咨询师,那么从现在开始思考也来得及。
(心理咨询师 邓玉洁撰写)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心潮心灵花园督导-案例分享之用平等的心将心比心
  • 下一个信息: 心潮心灵花园督导心得-对首次心理咨询问诊的感悟
  • 相关阅读

      信息时报:非虚构抑郁咨询手记  各项指标都正常,也会身体不适?
      上海中学生报:别叫自己小透明  心潮八周年庆典——总经理致辞
      “感恩·成长”---心潮8周年庆典圆满举办  埃里克森:人生心理发展的8个阶段
      北京晨报:美在爱与接纳间  山东商报:抑郁会不会自行走开?
      城市导报:“关注心灵档案”系列讲座财大开讲  燕赵都市报:着陆——评《一个抑郁男孩的30小时》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