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新闻快讯】
【心理新闻】
【心理故事】
【媒体活动】
【媒体报道】
【心理沙龙】
【心理沙盘】
【经典博文】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新闻中心 >> 心理沙龙 >> 正文

心理沙龙

心潮心灵花园沙龙督导-怎样为一位三次获诊精分的来访者解开困惑

2013/8/24 10:45:46 编辑:心灵花园

    本周接触的是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案例,是一位曾三次获诊“精分”(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前来心理咨询。
来访者简介:
    来访者29岁,女,此次来访是在即将从事新工作前,来访者担心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再次得精神分裂症,前来求助。
咨询概要:
    来访者自述与丈夫、孩子关系都不错,自从被诊断出有精分以来,一直在吃药,没有间断过,这次来心理咨询是担心一旦开始新的工作,会触发自己精分发作。
    2003年,来访者离开农村,到广东打工,在第一份工作中遇到的师傅非常严厉,最后实在承受不了选择了离职。师傅这种严厉的印象深深刻在来访者的记忆里,但是来访者还是表示记得师傅的好。来访者的第二份工作做得很好,但有时候情绪会非常低落,去医院诊断,第一次诊断出得了精神分裂症,开了药回来吃。
    来访者第一段婚姻持续了8个月,离婚是因为其丈夫无法接受她是精神分裂症并且每天服药的现实。
    后来,来访者从事了一份酒店的工作,工作中很避讳别人提到“神经病”、“精神病”等字眼,久而久之导致了第二次、第三次发病。
    来访者每天服药,担心停药会导致精分复发。
    自始至终,来访者的表达的条理都很清晰。
    咨询体会:
    假如确诊为精神分裂症,且为器质性的,则此案例不属于心理咨询师的业务范畴,应及时转诊。故在决定接手个案之前需要仔细观察、提问,并做测试以辅助鉴定。
    首次心理咨询时,来访者可能会将许多问题呈现出来,心理咨询师需要首先澄清咨询目标。
    在首次咨询时,过早地提出有压力的问题(如果你的朋友得了精神分裂症,你会怎么安慰她),无形中拉远了与来访者的距离,不利于营造和谐的咨访关系。
    该案例中的来访者属于喜欢讨好别人的个性,非常担心失去,渴望保持稳定的关系。她是自卑、要强又敏感的。她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与他人是隔离的。由于来访者第一次发病是18岁,心理咨询师需要挖掘其成人前(特别是童年阶段)的成长历程,和父母的关系,了解导致来访者不但渴望爱,同时觉得得到的爱不够的心理成因。同时需要了解其家族是否有精分病史。
    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期的发展课题。在完成这一课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种种危机和失败。从来访者的个性来看,她的自我同一性显然是不成功的。
    后期可以考虑采用主体统觉等方法去探究病因,帮助来访者找到不合理认知,使其认识到真正的原因,并通过长期的互动调整其认知和性格模式。
    心理咨询师 王聪撰写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心潮心灵花园沙龙督导-一位精分康复者的独白
  • 下一个信息: 心潮心灵花园沙龙督导-沟通分析心得
  • 相关阅读

      信息时报:非虚构抑郁咨询手记  各项指标都正常,也会身体不适?
      上海中学生报:别叫自己小透明  心潮八周年庆典——总经理致辞
      “感恩·成长”---心潮8周年庆典圆满举办  埃里克森:人生心理发展的8个阶段
      北京晨报:美在爱与接纳间  山东商报:抑郁会不会自行走开?
      城市导报:“关注心灵档案”系列讲座财大开讲  燕赵都市报:着陆——评《一个抑郁男孩的30小时》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