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新闻快讯】
【心理新闻】
【心理故事】
【媒体活动】
【媒体报道】
【心理沙龙】
【心理沙盘】
【经典博文】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新闻中心 >> 心理沙龙 >> 正文

心理沙龙

心理沙龙之感想

2013/7/15 15:51:07 编辑:心灵花园

    7月8号参加了心潮心灵花园心理咨询师沙龙督导,这次的沙龙形式是模拟的心理咨询。来访者是一位29岁的家庭主妇,受教育水平不高,由于搬迁补偿款等相关问题而焦虑,近一周有茶饭不思,睡眠等问题,但正在逐步改善。因担心自己有抑郁症而前来做心理咨询。王XX老师先上台第一次试手。没想到说话很有文艺范的王老师并没有和来访者建立很大的共情,相反纠结于故事细节,使来访者烦躁起来。稍作讨论后,第二位老师上台继续,却未想并没有使情况好转,而来访者的扮演者由于已经多次复述事件,已经产生了倦怠感。在其明显已情绪化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不得已停止了访谈的继续。
    实话说,作为旁听者,我们也知道目前的心理咨询状况不对劲儿,但是又很难找到突破点。温老师和张老师分别提出这次心理咨询应多收集信息、以平复来访者情绪为主要任务的方向。在大家的鼓励下,张老师演示了在来访者纠结于事件中,如何与来访者进行共情,又解释了来访者的特征并不属于抑郁等情况。
    此时,有趣的一幕发生了,我们被顾歌老师的话震惊了:为什么要说她不是抑郁?有的病人享受抑郁的状态!说完,便请上陈老师上台进行访谈。沙龙进行到那刻,我们感到莫大的喜悦和期待,喜悦时因为陈老师亲自访谈,这样的机会显然很少会发生;期待是因为当时的访谈已经进入了死胡同,大家都很期待陈老师能够为这次的咨访关系带来新生。于是,陈老师就在掌声与期待中坐上了台。
    我观察到的是,陈老师的语速明显较慢,语音语调都很和缓、给人一种平静、安心的感受。他将来访者的担忧的可能性作了量化的处理,使得来访者对此有了一个直观的理解和认识,也便于她认识到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发生概率极低的负面事件上是一件不必要的事情。然后又和她讨论是否愿意学习一些方法改善这样的状态,在得到来访者的确认后,陈老师进行了一些改善方法的教学,并告诉来访者,要把这个方法掌握好是需要时间和不断地练习的。
    就在我们觉得状况已经转变到了一个很好的程度时,顾歌老师又出现了。他先肯定了陈老师的处理,紧接着居然要亲自上台进行一段心理咨询!这恐怕不仅仅是对我,对在座的都是件极其罕见又难得的小概率事件!伴着被突如其来的惊奇所包围的感受,我们想一睹顾歌老师心理咨询的风采,同时也想知道他还能为我们在这段咨访关系中展现什么。
    没想到,在谈话的一开始,顾歌老师就要求扮演者做他自己。这在我们和扮演者都是始料未及的。他先让扮演者平静下来,然后询问扮演者今天的经历和感受,问及了他的童年经历。虽然扮演者不善表达,没有给到充分的回答,但是我们能感受到他顺着顾老师的引导进入了回想。当扮演者对“你以前有什么难受的事情”回答“说不出来”时,顾歌老师说:“当你坐在这里,心里一定是不好受的。你回答:‘说不出来’,我能感受到,你有难受的事情却说不出来,这样是很难受的。”
    顾歌老师的话很轻,几乎是在用耳语的声音在说,但是每个字却又印刻在了我们的心里。以往,如果面对他人回答:“说不出来。”这样的回答,我们也许就到此为止了,我们都未必会想到去感受对方“说不出来”的难受。
    顾歌老师分析说:“我在你身上也看到了自己。我感受到你对你的来访者感到了挑战,所以来这里挑战我们大家;另外,在你的咨访关系里,你融入了自己的感受。”最后,顾歌老师也感谢了扮演者分享他的感受,这里,我看到了真诚、平等和情感收放的完整。
    相信这次沙龙是众多沙龙活动中十分特别的一次,也会成为我们心中一个发光的记忆。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督导案例分析“万一”
  • 下一个信息: 心理咨询师影视分享
  • 相关阅读

      信息时报:非虚构抑郁咨询手记  各项指标都正常,也会身体不适?
      上海中学生报:别叫自己小透明  心潮八周年庆典——总经理致辞
      “感恩·成长”---心潮8周年庆典圆满举办  埃里克森:人生心理发展的8个阶段
      北京晨报:美在爱与接纳间  山东商报:抑郁会不会自行走开?
      城市导报:“关注心灵档案”系列讲座财大开讲  燕赵都市报:着陆——评《一个抑郁男孩的30小时》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