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职场生涯 >> 正文

职场生涯

“闪辞”折射职场新人的浮躁心态

2014/5/14 12:56:30 编辑:心灵花园

    “薪水太低了”,“这份工作没有发展前途”,“领导不重视我”……记者发现,职场新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突然离职的现象为数不少。刚参加工作没几个月,一些应届大学毕业生已经换了两三份工作。职场专家表示,频繁跳槽会让本就涉世未深的应届毕业生陷入职业焦虑之中,用人单位也比较看重求职者“走过的路”,因此年轻人“闪辞”需谨慎。
    新人刚培训完就离职
    23岁的小袁学的是财会专业,今年6月毕业后到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可是,她发现自己在这里“只是个打杂的”,端茶倒水擦桌子拖地,要不就是帮同事打些资料什么的。她觉得自己受到轻视,学不到什么东西,入职仅45天就向老板递交辞职报告。其实在踏出校门之前,小袁已经毁约一次,才来到这家会计师事务所。
    像小袁这样的“闪辞族”为数不少,其中多数在半年之内就会“逃掉”。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在“闪辞族”中,73%的网友是在普通企业辞职,而进入国企和政府机关的新人则相对稳定。“你在之前的那家公司工作了多久?”面对调查中的一个问题,52%的网友回答“6个月以内”,26%的网友回答“6个月到1年”,而“1年以上”的仅占22%。
    大学生刚入职就跳槽,这让用人单位叫苦不迭。有一家医药公司一次招聘了10名应届毕业生,3个月之后仅剩下2人在职,有些新人刚完成培训就走人,这让他们很是头疼。“今年公司的招聘名额比往年多出一半,就是为了防备应届生‘闪辞’。”一位人事主管告诉记者。  
    没前途还是没“钱”途  
    “走在辞职回家的路上,第三份了,究竟哪里才是我的位置?闪辞族,本不想的!可实在找不着坚持的理由。抬头看看天,月亮在笑……”网友“puerya清楚”的一条微博,引起了很多“闪辞族”的共鸣——大学毕业两三个月,大家纷纷辞职,不是我们不踏实、不能吃苦,是企业给我们提供的环境太伤心了。  
    据了解,职场菜鸟辞职的原因中,自认为“缺乏发展空间”的最多,其次就是“工资待遇不理想”。学新闻专业的小陈刚辞掉了一份市场助理的工作,“月薪只有2000多元,在上海根本不够维持生活,生活费还要父母补贴”。更重要的是,她觉得目前这份工作没什么发展前景,还是想到媒体找一份对口的工作。相比于小陈,她的同学小陆则要感性很多。他直言自己和老东家“气场不合”,这家单位严格的作息时间让他很不适应,尤其身处一群中年妇女之间,自己和她们根本没有共同语言,难以融入。上班两周后,领导让小陆出去办事,小陆看着外面火辣辣的太阳,决定辞职。  
    大学生职业定位需清晰  
    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表示,入职3个月至6个月被称为“工作浮躁期”,大部分职场新人在此时间段内会受到各种各样“不满意”的情绪困扰。近几年的应届毕业生表现得更为强烈。在此期间,职场新人切勿冲动辞职。究其原因,一方面,他们大多缺乏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后积极热情的工作状态维持一段时间,未见明显回报便易产生浮躁心理;另一方面,则是对公司提供的薪资福利待遇不满意,同学之间相互攀比也容易强化对自己现状的不满。  
    心理专家表示,解决“闪辞”问题,首先用人单位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营造良好的入职环境,帮助新人度过刚入职场的心理不稳定期。其次,应届生要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求职时要以谨慎、负责的态度与企业进行双向选择,不要盲从,入职后应以积极、向上、自省的心态快速融入职场。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开春跳槽季 做“跳槽马”还是“温水蛙”?
  • 下一个信息: 解惑职场中的烦恼
  • 相关阅读

      夫妻关系失衡是产生乱伦行为的重要诱因  慎重选拔“狗狗心理咨询师”
      让孩子自主玩耍并给与足够的材料  父母必学 惩罚孩子要讲学问
      健康小孩学习好  快乐运动 健康成长
      心理支持是成长的原动力  高三学生家长的心理误区
      用心理学经营婚姻情感  小心闺蜜设下的心理“陷阱”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