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学生园地 >> 正文

学生园地

青春期那些事儿

2014/7/7 9:31:32 编辑:心灵花园

  我们人类把它们一阉割,这个世界就清静了、太平了。所以阉割是解决青春期危机最简单、最彻底的方法。
  不信大家回去把你们家那个青少年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统统毁损,看看还有没有青春的困惑、烦恼,有没有代沟、同一性危机等等问题出现。
  当然了,我们大家都是人。不能这么残忍。
  出现了青春期的危机,让我们烦恼不已,恰恰说明我们生活在一个有人性的社会,应该为此庆幸。
  怕就怕连青春期危机都没有。
  一个性欲勃发的青少年最先出现的心情就是――委屈。
  他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我不愿意发生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特别是性发育!
  我们现在成天叫嚣成长是多么美好,投射性地以为所有来做治疗的人都是愿意无怨无悔的成长。
  这其实很不“共情”。
  的确,每个人都愿意不付出任何代价、任何痛苦就成长起来,但是现实的成长必然要承受痛苦,所以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逃避成长。这一点弗罗姆在《逃避自由》中讲得很好。
  青少年和我们一样,他们不愿意长大,可是他们的身体不管他们的意愿,一个劲地长。他们也不愿意去学什么知识,可是社会要求他们必须有知识。
  你说他们委屈不委屈?委屈积累多了,就变成愤怒。在愤怒的推动下,他们才愿意离开父母温暖的家庭,去追求自由。
  正是愤怒让他们成长,所以孩子有点愤怒,做家长的应该高兴。
  青春期的爱是用来中和、压抑愤怒,不然它变得不可收拾的。
  爱是成长的动力,但不是唯一的成长动力,甚至不是主要的成长动力。爱和愤怒配合好,一个人成长的就不错。
  愤怒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压抑性欲。
  有很多男性青少年打架很厉害,看起来凶神恶煞的,其实你和他一谈性,他就腼腆的不行。他的暴力主要是针对自己性欲愤怒。
  其实很多这样的青少年一旦开始谈恋爱,其暴力性就减少了。
  如果要他们不去打架,他们就要去做爱。
  可是做爱对青少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如果和自己心爱的人做,一是要有比较成熟的谈情说爱的技巧,二是要有承担后果的勇气,三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四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总之像是打仗,一定要天时、地利、人和。
  如果随便找个性产业工作者帮忙,那也要有一定物质基础,还要懂门道,战胜自己的道德感,而且这还犯法。总之不容易。
  所以这个青少年不手淫是不行的。手淫是他唯一的在道德和本能、现实和欲望之间达到平衡的方式。
  我不是要鼓励手淫,而是建议我们要理解、接纳、尊重一个手淫的人。
  我们知道,只有极少数人不手淫。
  这极少数的人只可能有两种情况:
  第一,此人有病。要么身体有病,要么心理有病。更可能都有病。
  第二,此人是个超越者。历史上的高僧大德、神仙圣人的确是不手淫的,而且有些人功夫高,连淫念都断了。一般的修炼者,能够达到“身不漏”――不泄精――已经是很高的功夫了。比郭靖、杨过的功夫不知要高多少倍。要求中学生就达到这种境界是很苛刻的。
  一个会手淫的人,是一个学会了克制本能、学会了有意识的幻想、学会了延迟的人。一本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的教材上甚至说手淫是心理发展的一个成就。这个道理在于,手淫者其实是有道德的,学会了使用符号(幻想)沟通的人。
  手淫的意义不在于生理上有多少变化,而在于手淫的时候伴随着很多的性幻想,也就是白日梦。这些性幻想每个时期的主题都不同,总的来说主要是口交、施虐-受虐、乱伦等等。手淫的罪恶感主要是这些性幻想诱发的,而不是手淫本身。
  我经常问同道,谈性了没有?其实是要谈这些幻想,而在此过程中咨询师表示对这些幻想的接纳。
  不过千万不要随便去分析这些性幻想。
  而且谈性的时候要注意授权,便是让青少年们明白他们有权利、有能力做爱了,就像父母一样。当然,也要强调他们要对做爱的结果负责。之所以要说这一点,是因为青少年们对性的内疚感来自于另一个方面:他们觉得自己有和父母一样的权利,让他们不舒服。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 下一个信息: 青春期的自我重建
  • 相关阅读

      帮助孩子寻找心理平衡点  孩子找借口逃避学习,家长怎么办?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孩子长期宅在家里怎么办
      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孩子爱顶嘴怎么办
      发现青少年早恋怎么办  什么样的学生容易早恋
      学生早恋怎么处理  中学生应该知道的十句话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