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心理氧吧 >> 正文

心理氧吧

自由联想与内观联系与差别

2015/9/6 10:30:29 编辑:心灵花园

  自由联想,顾名思义,就是想到哪里算哪里,同时把想到的东西毫无保留的说出来。这跟意识流有点像。意识流是詹姆斯提出的,意思是说,人的意识活动或思维,像流水一样,连绵不断,随境转移。
  但是,真要做自由联想,却没那么容易,许多人会出现头脑空白。这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某种思维方式,没法让自己完全自由。所以,自由联想是需要练习的。
  有的人做自由联想的时候思维非常活跃,一泻千里,但逻辑性很强,一点儿也不“自由”,这不是真正的自由联想,而是逻辑推理、习惯思维,或者简单回忆。大侦探波洛非常擅长逻辑推理,作家克丽丝蒂也擅长逻辑推理,而她笔下的警长不怎么擅长逻辑推理,想着想着就跑题了。我有一次让一位病人做自由联想,他是领导干部,说着说着,官腔出来了,这是习惯思维。也有一些人,想到某件事,就非常仔细地把微小的细节也描述出来,这也不是自由联想,而是简单回忆。
  还有一种情况,思维受环境的影响,完全“随境转移”,也不是自由联想。那么,到底什么是自由联想呢?正如初做自由联想的人,一做就错,给自由联想下定义,也是一说就错。练习多了,自然就知道怎么做自由联想了,知道怎么做自由联想了,自然就知道什么是自由联想了。但是,知道了,还是说不清楚。
  根据我自己的体会,自由联想就是内观。自由联想要求在安静的环境里进行,灯光不能太亮,装饰不能太花哨,病人要闭上眼睛,治疗师要坐在病人看不到的地方,然后全身放松,注意力转向自身。这跟催眠很相似。有人认为,自由联想就是浅催眠。
  催眠起源于瑜伽,它的基本原理是限制外界刺激的进入,这时候,思维就不受外界的影响,“脱离现实”,变成“内向性思维”,使人能够往里看,看清自己的内心。精神分析讲移情和投射,当外界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空白屏幕的时候,如果病人想到了什么,这个想法必定来自病人的内心。
  逻辑推理、习惯思维、简单回忆和随境转移,都不是自由联想,因为这些方式都不是往里看。
  其实,往里看的方法不只自由联想一种,还有更好的,譬如“内观”。当然,内观也不容易,甚至比自由联想更难。
  内观就是以心观心。第一个心是观者,第二心是被观者,分别相当于I(主格我)和me(客格我),或者自我(ego)和自体(self,一译“自性”)。毕竟二心是一心,容易互相干扰。当注意力集中于观者时,被观者就不行动了,结果什么也没观到;当注意力集中于被观者时,观者忘了去观,结果也是什么都没观到。
  而自由联想是治疗师引导病人做的,治疗师是观者,病人是被观者,各司其职,不会顾此失彼。病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治疗师在他背后记录。如果病人停留在表面,用逻辑推理、习惯思维、简单回忆和随境转移来“应付”,没有向内深入,治疗师会提醒他,说“嗯哼?”“是吗?”“还有呢?”“为什么?”“你有什么感觉?”“你怎么看?”或者复述病人的话。
  当病人学会了自由联想,把心理咨询师内化,就可以自己引导自己,自己观察自己,随时以心观心,保持觉知。这就是精神分析的目标:意识化。
  内观,或往里看(insight),就是领悟。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自由联想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 下一个信息: 自由联想可以疗伤吗?
  • 相关阅读

      来自原生家庭的诉求模式  夫妻关系失衡是产生乱伦行为的重要诱因
      健康小孩学习好  快乐运动 健康成长
      唤醒孩子成功的愉悦感  用心理学经营婚姻情感
      如何疗愈考试焦虑  关注孩子成长的时间表
      妻子的举止为何让丈夫厌烦  妻子如何应对疑似出轨的丈夫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