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心理氧吧 >> 正文

心理氧吧

亲子关系裂痕的产生

2014/5/12 18:29:37 编辑:心灵花园

    最受关注的亲子关系,正在出现让人震惊的裂痕。心理专家针对3000多名中学生心理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只有不到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近七成中学生表示“反感父母”或“极度反感父母’’。在一些孩子眼中,父母甚至成了“蛋白质”=“傻蛋+白痴+神经质”。首先是子女对父母的态度让人吃惊:6.62%的孩子惧怕父母,13.13%的孩子反感父母,56.28%的孩子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19.22%的孩子对父母反应平淡。只有4.75%的孩子喜欢自己的父母。在回答“你很在意谁对你的看法”时,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同学或朋友,近30%选择老师,15%学生选择父母,4%左右选择其他长辈。在中学生的心目中,其重要关系人员依次是:同学或朋友、老师、父母。由此可窥见一般,父母本应该是孩子最亲近的人,而却极不相称的排在了后面。这也或多或少的反映了现实中亲子关系的状况。
    亲子间由于矛盾的潜伏和累积,更有甚者亲子间会出现激化和对立的局面。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我们总会看见有个别家庭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极为紧张,甚至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势。我们也会在报端、电视和网络媒体上经常看到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如几年前浙江金华一学生杀母案。也有父母因为孩子学习成绩差或犯错误,父母一怒之下将孩子活活打死的。当然尽管这些事件不是普遍现象,只不过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但水面下还隐藏着巨大的冰山之基。这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亲子间的矛盾。
    很多家长都重视亲子沟通,费尽心机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但其实这类沟通仅属单向性,亲子沟通应是双向的。家长关怀孩子之余,亦应开放自己,引导子女了解父母的内心世界。
    家庭中,父母和子女各自担当不同角色和有不同责任。父母的角色是关怀、支持子女,而年幼子女的角色是玩乐、努力读书。双方应互相理解彼此的角色和责任,家长应让子女知道父母对他们的关怀,不要羞于表达,小朋友未懂得表达关怀之情,父母可扮演较主动的角色,双方有沟通才会有分享,发挥家庭的一致性,产生家庭向心力。
    心理咨询师认为:很多家长常将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学业成绩上,故花了不少时间照顾孩子的功课,却忽略了跟孩子沟通、分享。在一些亲子讲座上,不少家长坦言甚少跟子女聊天谈心,虽然家长此举没有损害家庭关系,但同样没有促进亲子关系。心理专家认为家长在忙碌工作之余,当把握机会多跟孩子沟通。比如,让孩子看看爸爸工作的地方,这也是亲子交流的一种。
    家长关心子女,同样地孩子对父母的支持也很重要。故平日彼此宜多分享生活点滴,促进彼此的认识,也起到互相支持的作用。中国人每逢节日,都很重视全家人一起吃晚饭,这是家庭的一致性文化,有助维系家庭的完整性。但现在人们为口奔驰,聚首机会少了,生活中缺乏了分享、支持,令亲子关系逐渐变得疏离。
    所以家长应多从促进亲子关系方面下工夫,例如利用优质时间跟子女相处、睡前讲故事、参加婚姻培育课程等,以增强家庭的抗逆能力,还要向孩子表达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和感受。
    本文发布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家长要把握沟通机会
  • 下一个信息: 心理专家解读亲子关系失衡
  • 相关阅读

      想拥有一份美丽的心情,可以从手的呵护开始  不随便用光照耀人
      去天堂,不去医院  怎样使自己人生不再迷茫
      坚持这些事,你会因此感谢自己(一)  读书是一种享受
      记忆植入不是幻想  幸福啊,你从哪里来?(五)
      幸福啊,你从哪里来?(四)  幸福啊,你从哪里来?(三)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