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心理书香 >> 正文

心理书香

心理治疗和咨询的疗法群历史发展概论(一)

2014/5/14 9:49:54 编辑:心灵花园
经验和学说,更广泛的采取宣泄、分析、教育、个性化治疗阶段和广泛的创造性技术。同时荣格派的解梦技术也是很强有力的心理治疗工具,80%的容格派治疗师使用解梦来作心理治疗。
    原型理论是荣格一个很有创意的观点,虽然早期受到一定程度的争议,但随着当代社会生物学兴起的证据,原型学说在一些方面被证明可能是很重要的真实概念。
    而阿德勒发展的个体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脱离了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些基本假设,因为他更多的理论是一种社会性的理论,他假设了优越情结、自卑情结、家庭次序等关系,并在社会心理学的意义上采取更接近教育的方式治疗。这使他和精神分析之间具有更大的区别。
    罗洛梅在对于精神分析的某一回顾性的引用中还经常提起兰克的焦虑理论和意志治疗观点。
    荣格、阿德勒、兰克等是最早从经典精神分析学派中脱离出来的著名心理学家。在当前,发展最大的是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派,它在当前至少有三个发展,一是保持荣格以往的观点,强调人生前阶段的自我实现和人生后阶段的个性化发展问题的经典荣格学派;二是在美国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型学派;三是以英国为根据地的英国发展学派,把荣格心理学的思想结合客体关系心理学而发展出的理论。
    后期的精神分析学派最大的发展源于是两位杰出的女性分析家,那就是安娜*弗洛伊徳和克兰茵。
安娜*弗洛伊徳和艾立克森、哈特曼等发展出了以适应发展为主题的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派,其中最经典的理论是包括安娜和哈特曼的自我发展学说、艾立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等的阶段性理论。这一学说曾在一个时代里占有过精神分析内的统治地位。
    而远在英国的分析家克兰茵则创造性的建立了客体关系心理学理论,客体关系理论是当今精神分析学派中最强盛的理论之一,但要总结性的讨论它的全部观点则是困难的,因为客体关系理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理论,而是一群客体关系心理学理论。
    所谓客体关系就是指“自我——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被认为形成前语言期——也就是0——3岁之间,语言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之前。这一关系的模型的形成是来自养育者和婴儿之间的互相关系,一个不良的不良关系容易被婴儿内射为人生固定的经验,而一定基本定型后就直接影响整个人格。因为这一在0——3岁的心理发展时间段被内射的“自我——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将形成一个人格相对稳定的基本结构,然后在成长中,这一关系结构将投射在关系具有者的生活人际关系中,而如果一个早期失败的人际关系几乎注定是一个儿童的将来遭遇严重的生活后果。所以父母在此养育过程中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几乎是决定性的影响。虽然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客体关系的影响也可能是之后成年期的事件,例如离婚等创伤性事件,对于个体的客体关系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
    客体关系理论的治疗关键在于,来访者和咨询分析师的咨询分析空间和时间里,来访者一定会把儿童期内射的“自我——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投射成为自己和咨询师的关系,这时候咨询师本身是被作为一个客体对象来对待的。一个优秀师在这里必须是个性优秀且被训练经验老到的。他可以通过透过自己的感受(反移情)来觉察来访者在平时人际关系中和童年形成的“自我——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理解、分析或者抵御其有不良问题的“自我——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来帮助来访者更多的自己的“自我——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而获得领悟及发展。客体关系实践的重点不但是要联结过去的关系,同时更注重当下的关系.这是一个超越经典学派的地方.
    我们或许可以简单的介绍其中的著名理论作者,包尔比的依恋理论、弗尔贝恩的客体关系理论、马勒的客体关系理论发展心理学、康伯格的综合性客体关系理论和对于边缘人格的治疗突破、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等。虽然他们的理论和经典精神分析已经有很大不同。他们在对于前俄底浦斯期的儿童内部客体的形成和形成阶段等具有很强烈的关注。这也使他们在对于最难治疗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心理治疗和咨询的疗法群历史发展概论(四)
  • 下一个信息: 心理治疗与方法
  • 相关阅读

      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生活中的好丈夫  来自原生家庭的诉求模式
      兹有心理咨询能帮助你  消费差距取决于消费观
      了解心理需求才能携手前行  心理咨询师谈读书的魅力
      弗洛姆与《爱的艺术》  心理学入门应该看什么书?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