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心理书香 >> 正文

心理书香

幸福是可以学习的

2014/5/14 9:57:10 编辑:心灵花园
起着什么作用呢?让我们先看看它的“反作用”。
    我们当中有些人在感情上特别脆弱,一次失恋就足以把他们击垮。换了别人,可能苦闷上48小时,就把这一页翻过去了。低等动物也分泌5-羟色胺,它们的行为完全受这种介质的支配。人类的不同就在于:我们会在经验的基础上,调整生存策略。比如,我知道自己脆弱,就不去冒险:一次感情危机就能让我痛不欲生,我就谨慎用情;一次没考好就能让我一蹶不振,我就兢兢业业读书。就这样,在不知不觉当中,禁不起挫折的人采取了与他们的承受力相匹配的生存策略。他们成为乖孩子、好学生,再以后会是忠实的丈夫、职场上的成功者。至少在和平时期,循规蹈矩是被我们的文化所认可和尊重的行为方式,足以保护他们远离烦恼。于是,他们的生性脆弱反成为一种优势,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会成长为很社会化的人,通常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极端的例子也有。鲍里斯·西吕尔尼克曾谈到他的一个病人:她最大的快乐就是填写社会福利保障文书。从这里,她算是为自己找到了胜任愉快、收入稳定,又用不着担惊受怕的领域。
    而另一类人,要让他这么活着,真不如杀了他,5-羟色胺分泌量高的人是天生的叛逆者和弄潮儿。为了感知自己的存在,他们需要一个很高水平的刺激,以挑战和冒险为乐。他们就像斗牛士和赛车手,在尝试-失败-再尝试的过程中,去寻找自己想要的,发现自己的价值。我们看到一些5-羟色胺分泌量高的少男少女,特别是男孩,他们没法忍受圈在家里的安逸,最喜欢到极端环境里去发现新奇,挑战极限,因而常常是伤痕累累,包括肉体上的损伤、学业上的失败,有的甚至吸毒、犯罪。但是如果能有惊无险地闯过青春期的险滩,这类孩子会成长为很出色的人,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
    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那些乖得异常的乖孩子,好得病态的好学生。他们离不开家庭这个安全基地,因而特别乖巧安静、讨人喜欢,让做父母的心满意足、脸上有光。但是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朋友,如果太听话,如果把分数看得过重,那就要警惕了。因为这样的孩子用假象欺骗了我们:我们以为他在健康成长,其实他是害怕外面的风雨,再以后还会害怕不期而至的性征和性欲。一旦进入躁动的青春期,他没有能力应对。
    你还有的是办法
    不管决定性的因素是遗传、家庭还是社会环境,这一切都已经完成了。没有任何生存策略能预防不幸,那么当失败感困扰我们的时候,怎样与它抗争呢?有很多办法可以采用:
    做事:人在行动的时候,焦虑会少得多。比如工作,就是一剂抗抑郁良药。
    友爱:也是天然的安定剂。当亲近的人都在身边时,我们就会很惬意。
    冒险:恐惧能引起类吗啡物质的大量分泌,冒险的人在大险过后能进入一种极乐境界。
    此外还要加上一条“内省化”,也就是到自己的过去中去寻找记忆,把它变成语言。在脑图扫描仪前你会发现,这样做会刺激大脑中专司感情的区域。如果你只是在心里自说自话,便可能陷入“我完了,我永远走不出困境”的死胡同,你会看到,这时感情区的前部即受理负面情绪的区域因兴奋而发亮了。这正是抑郁症患者常有的情况——封闭的思前想后会加重抑郁。但是如果偏离自我这个中心,把独自咀嚼不幸改为向别人倾诉,被刺激的便会是大脑感情区的后部,即分管快乐感觉的区域,你于是得到一种轻松的体验。这里的关键就在于,只要是对另一个人诉说,不论是朋友、神甫、心理分析师还是巫师,都能释放或缓解苦闷,让你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要寻求幸福,总得先冒不幸的险
    我们通常认为,幸福是不幸的反面。但是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俩原本是不离不弃的一对儿,只是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同一个现实,或者说,是以相反的方式体现相同的现实。孤立的幸福根本就不存在。在苦与乐之间,你强烈地刺激其中的哪一个,都会引来另一个的应答。受虐色情狂把这种机制运用得最好。
    更多的时候,是缺失后的满足制造了幸福感,正如总得有焦渴在先,痛饮才成为享受。完美无缺的幸福最容易退色,甜得发腻就会倒胃口。是什么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存在?是呼吸,是节奏,是焦灼与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FBI测谎独家秘籍
  • 下一个信息: 学会“建设性吵架”
  • 相关阅读

      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生活中的好丈夫  来自原生家庭的诉求模式
      兹有心理咨询能帮助你  消费差距取决于消费观
      了解心理需求才能携手前行  心理咨询师谈读书的魅力
      弗洛姆与《爱的艺术》  心理学入门应该看什么书?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