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花园网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心理咨询
  • 咨询团队
  • 咨询技术
  • 心理健康
  • 危机干预
  • 心理测试
  • 心理氧吧
  • 课程中心
  • EAP
  • English
  强迫 焦虑 抑郁
失眠 恐惧 疑心
  首席心理专家
资深心理咨询师
  临床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趣味图片
  企业培训 潮声在线课程
心理培训 潮阅品书会
爱心会义工 在线付费 预约咨询 心潮书店 顾歌专栏
心理学博客 媒体报道 投稿 联系我们

心理健康

【异常心理】
【心理书香】
【亲子教育】
【婚恋情感】
【职场生涯】
【成长咨询】
【压力管理】
【考试焦虑】
【婚前心理】
【两性心理】
【家庭关系】
【学生园地】
【人际交往】
【咨询师杂谈】
【危机干预】
【心理氧吧】
【同性恋专栏】
【心理案例】
更多>>

推荐阅读

更多>>

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花园网 >> 心理健康 >> 亲子教育 >> 正文

亲子教育

孩子要爱得刚刚好

2016/7/17 10:37:28 编辑:心灵花园

  我们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每个孩子都是那么让人操心,从孩子的健康学习倒穿衣吃饭从孩子的婚姻到事业,事无巨细。似乎全家除了家长自己,其他人都让人操碎了心。如果从常人视角看真是挺辛苦,孩子们太不省心。不过,从心理学视角我也看到了一群可怜的孩子,被“热爱”操心的老两口成功培养成了“不省心”的人。接下来就让我们具体看看这种被培养出来的“不省心”孩子现象。
  首先,家长们会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就是人生事业。
  几乎所有‘让人操碎心’的孩子背后,都至少有一个喜欢操心的家长。有了孩子就把所有注意力都投放到孩子身上,两只手伸向孩子,就再腾不出手给自己的人生,放弃去探索自己的人生意义,转而把自己人生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自己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交托给孩子,然后为了让孩子实现这个计划,每天盯着督促着孩子,看到不满意就焦虑,嘴里说的都是为孩子好,可是这样做到底为了谁呢?孩子有自己的人生,如果父母扼杀掉孩子的梦想,即便他真的实现了你想要的,也不会快乐,不快乐的人生不叫成功的人生。这就像每天都给孩子穿着你们的衣服,孩子在这种衣服里迷失自己。不过孩子们长大了要么撕掉这层不伦不类的外衣,叛逆,去追求自己,要么把没有机会穿的自己的衣服再给他的孩子,问题也就一代代传递下去。甚至,有些孩子为了毁掉父母给的爱的枷锁,把自己也毁了。
  其次,他们剪掉孩子的翅膀,还要孩子去飞翔。
  无能的孩子是被培养出来的,本来可以自己选择怎么吃饭、吃多少的孩子,非要喂他,于是他便不会自己吃了,更可怕的是孩子从此对吃饭失去兴趣了,然后每次吃饭孩子还要听长辈们的批评指责,这些对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都有影响。这只是一件小事,可是举一反三,到底家长扼杀了孩子多少能力,主动学习、安排自己的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爱好、处理人际关系等等,举不胜举。爱操心爱向孩子伸手的家长真的要反思自己,你的孩子没有的那些能力究竟是怎么被你抹掉的?到底怎么样才能训练出孩子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你比孩子更有能力?
  最后,爱的质量等于操心的数量。
  开车需要驾照,父母上岗怎么就没有牌照呢?要成为优秀的父母真的需要学习,学习如何高品质爱孩子,学习什么情况需要帮孩子,什么情况需要砺练孩子,什么时候宠爱孩子,什么时候推开孩子,心理学家认为,爱孩子真的是一种艺术。然而多数家长并没有学习这种艺术,于是就把为孩子做了多少事,有多少时间管孩子,等同于对孩子的爱,最后导致付出心血不少,爱反而成了枷锁,让孩子不能有更大空间拓展自己,变得叛逆压抑。所以,会爱才是爱,不会爱是伤害。
  心理学的眼睛就是这么犀利,总能看到事情的另外真相,心理学就是这么有趣,如果你接受了这些看似很难以接受的观点,你的人生就会发生变化,变得更加有效,变得深入和觉悟。
  本文推荐者曾接受顾歌心理咨询督导,在心理咨询领域有独特见解,其发布文章的观点为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为传播心理学,本网站部分内容转载或摘取自网络和刊物,对于该内容所涉及之正确性、抄袭、著作权归属,是否合法性或正当性如何,本网站并不负任何责任。如本网站所载内容涉及您的版权,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将所涉及内容立即删除或向您支付相应稿费。联系电话:021-51699291 邮箱:xinchao51699291@163.com
  • 上一个信息: 给孩子一颗敢于追求的心
  • 下一个信息: 儿童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一)
  • 相关阅读

      让孩子自主玩耍并给与足够的材料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要素
      关注全托儿童的心理陪伴  让孩子远离“电子海洛因”
      孩子厌学来自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  独立思考能力源自于父母
      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我们可以这样做  准妈妈的这个行为可能会害了孩子
      为什么,他想要学心理学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脸上不带笑容

    关于我们 企业服务 咨询须知 联系我们 管理登录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6 xinlinghuay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心灵花园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00284号-1